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章 知 了13知了(第1页)

13.知了

知了,也就是蝉,劭群家是叫作知了猴的,方言叫接留猴,会飞的叫接留,特别小的一种方言叫子籽,稍微大一点的又漂亮的叫无忧哇,好像是音译,这种知了叫起来就是无忧无忧哇,无忧无忧哇。

村子周边,公路两边全是那种白杨树,树不高很多直叉,寻找知了的好地方,有的好多还在梧桐树上。

村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吃这种知了猴,是大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通常在每年7月份的时候,收割完麦子,玉米刚长出,有二三十公分高,是知了猴出土的最多时节。

房屋前后,大树底下,尤其是下过雨之后,地面潮湿的时候,仔细看,地面上会有一个一个大豆大小的小洞,洞里面就是知了猴,手脚跟缩小的螃蟹,两只大眼睛像蜻蜓,坐井观天般望向天空,用前面的两只钳脚地面抓开一个小洞,等待晚上的时间从洞口爬出,然后爬上草木,墙壁,或者有高度的依附物,黎明时分,脱壳,长出翅膀,就跟羽化一样,由知了猴变成了知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金蝉,金蝉脱壳的成语描述了这个过程。

劭群后来在新城从军时,好友明文任职进京之际,劭群赠写他一首离别诗,新城秋雨夜竟迟,丛间流响晓催程,三载百味笑淡定,今朝赶考写从容,我有古木未吹笙,君御德才笑秋风。

小诗刚发出,几乎同时之间,明文回了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劭群再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这些见证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青春与奋斗。

村里人熟知知了猴的习性,所以夜幕下的丛林间,道路两侧,全是拿着手电筒寻找知了猴的人们,一个个手电筒就是一个个的人头。

劭群也会学着大人,拿把铁锹,大雨过后,大树底下平平的,把地面铲起一层,经常会有收获,发现知了猴,有时甚至铲的深了,会把知了猴一铲两半。

道路两边杨树,半人到一人高的部位,是人们寻找知了猴的重点部位。

有一些知了猴,甚至能爬到梧桐树的枝干,非常高。

长杨树的道路两侧的玉米地,也是寻找知了猴的重要地方,知了猴会从洞里爬出来,爬到二三十公分长的玉米小苗上,在树叶上倒挂着,天亮的时候就变成了知了,展翅高飞了。

劭群非常喜欢吃知了猴,油炸吃,或者跟大蒜混在一起,用蒜臼子捣碎了吃,胶东半岛的人是喜欢吃大蒜的。

劭群在吃的时候,经常是先吃头,很硬,没有多少肉,但是有嚼头。

然后再吃尾,非常软,有点脂肪,嚼起来没劲头。

最后再吃,中间全是肉,非常香。

如果用大蒜放在蒜臼子里面捣碎了吃,那是好吃不得了的美味。

母亲就知道劭群喜欢吃知了猴,到现在还记得劭群还喜欢吃西瓜。

到了七月中旬以后,大多数知了猴已经从土里出完了,知了们在杨树上,梧桐树上,柳树上,飞来飞去,鸣来鸣去。

诗词里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说的是知了在梧桐树上。

热门小说推荐
天域神器

天域神器

天域神器由作者发飙的蜗牛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天域神器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重生之农门小寡妇

重生之农门小寡妇

齐蓁重生了从一个二十八的妇人成了个年方二八的小寡妇带了两个小萝卜头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她还得养着小叔子跟一对继子前世里她抛弃了他们仨,嫁给别人后来遭人虐待至死,也算报应这辈子费尽心力开了间脂粉铺子,把仨嗷嗷待哺的嘴给堵住了等到日子终于越过越红火却不曾想原来温驯的酸书生,从军后就成了黑面煞神廉肃蓁蓁,你身上的胭脂味儿好香齐蓁是吗?但跟你有什么关系?远着点儿新文农门丑妇盼儿死了又活了,上辈子她又傻又丑,被婆家扫地出门,活活冻死在破庙里,这辈子她回到了母亲临死之前,眉心多了一汪活泉,能做的事情就更多,最起码过得比上辈子好,活出个人样来...

求道在万界

求道在万界

蹉蹉跎跎修行无数岁月,圣人覆掌之下身死道消!盖因机缘巧合,重回八千年前我周玄此生誓要证道混元!...

丹修有点田

丹修有点田

林凡是越国明月镇的平凡小修,偶然间得到一枚奇异的碧玉指环,从此踏上修真之路。在这枚神奇的指环里,有仙谷有灵田,甚至还有仙女陪伴!修仙路漫漫,求长生,做丹修种灵草,炼神丹,随身带上几亩田!...

冥王的入墓娇妻

冥王的入墓娇妻

生日那天被闺蜜灌醉,还被她们塞给了一个做特殊服务的男人!第二天醒来,他说我是他的女人了,居然要养我,塞给我一把钱。我逃出来之后,居然发现昨晚自己睡在了坟地,那里还死了一个男人,更可怕的是,昨晚那个给我的钱全都是冥币!从此被鬼缠身,要了第一次还要我一辈子。动不动就要打屁股执行家法,每到月圆之夜把我压在身下的他格外疯狂…...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