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顼看到不远处有一大片的甘蔗田,挥手跃马而走。
其它人急忙跟上。
不断向前延伸的驰道旁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每一片农田中央都有一个小村庄,由石子铺成的小路将所有的村庄串在一起。
驰道是水泥路,基隆城池中的是石板路,村庄里的是石子路,路路相通。
村庄不是草屋,也不是完全的木屋,而是两层的小楼。
砖砌的水泥柱代替了木柱,红砖青瓦,木料用的不多,有点像赵顼后世的祖屋。
赵顼亲自到农家访查,问了一些平常的生活。
虽然这些房屋都不是百姓自己的,而是商人的,但是只要干满五年,不仅房屋是他们的,田产也是他们的。
不过,前五年所有的收入都是商人的,他们也没有工资,只是包吃包住而已。
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样待遇是十分丰厚的。
新法没有农业税收,五年时间,他们就可以赚到一间房子加一份自耕地,十年时间,就可以奔小康了。
这样的前景,不得不让他们心动。
现在干活苦一点,房子拥挤一点都是暂时的。
自从和包绶夜谈之后,赵顼改变了方略,决定还是必须让农民富起来,扩大内需,才能真正拉动工商业的发展。
“圣上,基隆城周边开垦了三十万亩水稻田,十万亩甘蔗田,五千亩菜田,七万亩苎麻田。
每年可获粮食六千万斤,苎麻四十万斤。
粮食完全可以供给基隆三十万人,苎麻可用来做麻布和麻绳,还有纸。
铁矿每年产量是八十万斤生铁,金矿产量每年产量是六百万贯,伐木量每年九十万根木料,周边开发地不仅可以满足基隆城东作坊的发展,还可以接济上京。”
郑通一脸喜悦地说道。
“你也赚了不少吧?不管你的家族给你多少分成,你给商人提供便利,想必好处就已经拿了不少。
朕不管你拿多少,但不要影响开发大局。”
赵顼没有夸奖,而是警告。
“微臣明白。”
郑通收回笑容,恭敬地说道。
“城池修筑完成,你的确立了大功。
朕看这里的砖厂很多,不要闲下来,城池修得大,也要修得充实。
城里的空地,不能闲着,尽快都规划起来。
水渠最好也要用砖砌的,水泥敷上,减少水量的流失。
这里的风车修建得很好,可以再兴建一批,不要满足现状。
老百姓的住房造得很好,只是太少,住得太拥挤。
可以多造一些,等百姓以后富了,也可以卖给百姓。
让商人们不要只看眼前,还要看得长远一些。”
赵顼乱糟糟地说了一大堆。
“遵旨。
微臣定不负圣上所望。”
郑通回应道。
“这基隆城还是建得很成功的,朕会让政事堂表彰你的。
你的建城经验还有朕提到的,都要上报给政事堂,以便政事堂整体的统筹安排。”
赵顼还是表扬了一番。
赵顼不断在甘蔗地里走动,有时会询问农夫,问问他们有什么难处,甘蔗地的预计收成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