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7章 神秘失踪的小学女教师1982年长春816杀人埋尸案(第1页)

1984年9月2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局长的案头,摆着一封还没有来得及装封的书信。

字迹清秀,潇洒,很惹人注意。

从全篇充满自责、悔恨和期望的话语中看得出,这是写信人在极其冷静的情况下,从心底向亲人发出的倾述:“亲爱的爸爸、妈妈、爱妻:你们好!

这是人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诚恳的问候。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纸别言当你们看到之时,我早已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显然,只有知道自己是将要从世间离去的人,才会这样肯定自己的未来。

写信人正是这样一个将要伏法的死囚。

1984年9月,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的喜庆气氛,已笼罩着大街小巷,就在这个时候,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人,却伏在阴冷的审讯室里,在纸上与亲人告别。

人生到了最后时刻,也许会更清醒、更理智。

他终于从迷梦中醒来。

他清楚地了解,犯了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现在纵然悔恨千万遍,也无济于事了。

“此刻,……我内疚、悔恨交织,是无法言喻的。

我抛下了年迈的父母、妻儿,带着罪过而走,哎!

可叹!

路是自己走的……”

“回首往事,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对,路是自己走的。

他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也许曾发现过自己的失足,然而,侥幸心理反而驱使他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直到现在,他才真正开始了对人生的检讨。

“我有过金色的童年和美好的少年,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三好学生、班级干部,下乡到农村后,一直拚命干活,得到了农村社员的赞扬。

抽调回城参加工作后,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有老实忠厚的父亲,善良慈祥的母亲,温柔贤慧的妻子,天真可爱的女儿……”

“三十五岁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好的年龄啊!

正是发挥才能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贡献的时候,可惜在这个时候,自己变了,思想变了,走了下坡路……”

1983年春,长春市某某路小学发生了一起女教师失踪案,失踪教师名叫王爱军,26岁,长相一般,但身体健壮,是这个学校的体育教员。

“去年五月,听说她挨了流氓一刀,在家养伤,之后就没来上班。”

“八月份,一个大雨天,她来学校要工资,之后再没有见到她的面。”

省有关部门来调查时,学校教职员工介绍着有关王爱军的情况。

问题的严重性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开始了查找王爱军下落的工作。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王爱军的去向,就像被风吹散的云雾,无影无踪。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谁也不会孤立存在;离开这个社会,更不能完全避开人的耳目。

经过长时间周密调查,终于发现了重大线索——王爱军失踪前,曾在一姓杨的家里住过。

王爱军是有家的,她曾和她弟弟住在一起,为什么到了杨家?

问题很快找到答案:“是张健群把她送来的,他说是他表妹,爱人是部队的,在外地,借房暂住几日。

6月初来的,8月初,又是张健群接走的。”

房主杨某某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

张健群!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