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然而南乡的是威名日盛的刘封,不仅在荆州力挽狂澜的将孙权及其麾下诸将揍得鼻青脸肿,还在南乡将夏侯尚和徐晃压得抬不起头。
夏侯尚且不提。
徐晃是谁?
长驱直入破四冢解了樊城之围,关羽都一度避其锋锐,曹操甚至都在一篇令中夸徐晃“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
结果。
徐晃在南乡城硬是在刘封手上讨不到便宜!
虽然有徐晃年迈的原因在,但也不能因此而小觑刘封的本事。
跟这样的对手对阵,张郃是不愿亲身涉险的。
在安营扎寨后。
张郃又派人去后方给曹真送信。
信中具言了丹水城已被刘封攻陷,刘封在丹水城外又依山险立寨,急切难进。
若单轮军职,张郃是优于曹真的。
不过军中的地位是以职务含权量来界定的。
曹真虽然只是征西将军,但假黄钺,可节制张郃。
张郃也是个识趣的。
亦或者说,张郃巴不得被曹真节制。
赢了,混点小功劳,累积军功升迁。
输了,责任不在张郃,在曹真。
只要对曹真保持“谦逊”
,事事给曹真禀报就不会被追责。
郭淮的分析张郃其实也是认同的。
就如徐晃破四冢前,也是等到殷署、朱盖十二营到了后有足够的把握才进兵的。
然而。
正如张郃那句“我等为先锋,倘若遇寨而怯,征西将军或会以为我等不尽心”
一般,很多时候行军作战的决策不取决于这个决策对不对,而取决于主将认为这个决策对不对。
给曹真去信。
就是在告诉曹真:我这个先锋是尽心了的。
然而丹水城丢得太早,我远来疲惫又缺粮,又很难取胜。
功劳先不提,责任先推掉。
背黑锅的事,张郃是不干的。
上回有个叫郭图的想让张郃背黑锅,张郃转头就投了曹操。
对张郃而言。
活得久的才能加官进爵。
活得不久的人早成黄土一抔了。
昔日投降曹操的袁氏悍将,现在还活着的除了张郃也没几个了,即便活着的也没人比张郃爬得更高。
相较于张郃的心态平稳,请命攻寨的冠军将军杨秋,斗志昂扬,亦有不忿。
郭淮那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豪门子弟优越感,令杨秋很不爽。
京都豪门跟边地武人相互间的鄙视链就如同刻在骨子里一般,董卓时期如此,杨秋时期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