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声音空灵而又带着一丝惆怅,仿佛是从遥远的时空传来的警示。
说来也怪,自那日后,他的病情竟逐渐好转,身体慢慢恢复了些许元气。
众人皆以为他经此一劫,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竟不知悔改,依旧我行我素。
那贪婪的本性在他心中如野草般疯长,难以抑制。
后来,他果然因盗用印信、私收马税等罪行而被朝廷依法诛杀。
有知晓此事来龙去脉的堂吏,在事后向我详细地讲述了这一切,言语之中,满是对他的惋惜与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前母张太夫人身边曾有一婢女,名叫绣鸾。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之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薄纱。
绣鸾独自一人坐在堂阶之上,周围静谧得只能听见她轻微的呼吸声。
她或许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又或许是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忽然,她想起了什么,轻声呼唤着:“绣鸾。”
声音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
就在这时,令人惊掉下巴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东西廊竟各有一绣鸾快步走出,她们的身形模样与衣着毫无差异,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甚至连右襟反折的衣角、左袖半卷的样子都一模一样,仿佛是时光的倒影在这庭院中重叠。
绣鸾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的双腿发软,几欲跌倒在地。
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两个“自己”
,心脏在胸腔中疯狂地跳动,仿佛要蹦出嗓子眼。
再看时,只见其中一个绣鸾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不见,仅存其一。
绣鸾颤抖着声音问道,那是从西廊而来的绣鸾。
她又强忍着恐惧,问可曾见到东廊之人,得到的回答却是未见。
此乃七月间发生的奇异之事,自那夜之后,绣鸾便像是被什么阴影笼罩,整日郁郁寡欢。
到了十一月,她便悄然离世了。
或许正如人们所猜测的那般,大概是其福禄将尽,所以鬼魅才敢现形,以这等奇异之事作为她生命终结的序曲。
沧州插花庙中,有一位尼姑,姓董。
那一日,正值观音大士诞辰,寺庙里香烟缭绕,钟磬之声不绝于耳。
董尼在庙中忙碌了许久,精心准备着各种供品,她的脸上带着虔诚与敬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意。
当她将供品即将准备完毕之时,长时间的劳累让她忽然觉得些许疲倦,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般。
她缓缓地倚着几案,打算暂作休憩,以恢复些许体力。
恍惚之间,她的意识渐渐模糊,进入了一个奇异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