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给毕十三的建议(第2页)

放到古时候,顾一心这种行为就是“商”

,是鄙视链的最低端。

至于毕十三这种,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卖的,算是“工”

,要高一些。

这也是赵常欢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有些不满的点。

无论怎么想,自己做出来点东西卖都没有说不对的道理。

在赵常欢理解之中的古人所定义的商,就是囤聚奇货,低买高卖。

啥也不干,就中间过一手就要赚大头。

这种行为才是古人所鄙视的。

而不是说自己做出来点东西拿出去换点钱。

“至于十三,赚到的钱利润都不高。

无论是缝衣服也好,还是其他的什么也好,十三虽然没有付出什么金钱,但是十三付出的时间成本和他的收益基本上是匹配的。”

没错,顾一心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收益其实并不匹配。

无论是跑跑腿送个衣服就要赚十二,还是带着新生报个到去个宿舍楼就要赚一百,她所付出的都远少于她赚到手的钱。

“那你呢,常欢?”

余皓开口问了赵常欢一句。

赵常欢说了毕十三,说了顾一心,就是没说他自己。

“我嘛,我和十三的性质差不多。

但是我的工作,附加值更高些。”

“意思是你比十三更有水平吗?”

余皓追问了一句。

“不。

只能说我的工作附加值更高。

十三会缝衣服,你会弹钢琴。

就算十三技术高到缝衣服可以缝的看不见针脚,成为缝衣服界的郎朗。

但是他能和郎朗比收入吗?”

余皓说过弹钢琴,所以赵常欢那弹钢琴举例。

“十三一个小时能改六件军训服装,一件十二块,十三一个小时赚七十二,皓哥你找个高档餐厅给人弹钢琴,一个小时五百,但是你在钢琴界的技术和十三在缝衣服界的技术定位,可能十三还更高些。”

“这就是你说的高附加值和低附加值?”

余皓听懂了赵常欢的意思。

“嗯。”

赵常欢点点头。

“所以呢?我要如何提高我工作的附加值呢?”

这时,毕十三也开口问道。

他已经洗漱完回来了。

“比方说缝衣服,你给人补衣服改衣服,一件可能赚个十块二十块的。

但是如果你去网上找订单,给人做衣服,无论是做cosplay服装还是汉服,一件三四百你刨除布料之外,少说能赚个二三百。

要是回头再接一些更加华丽、更加复杂的款式,一套上千估计不成问题。

而且原料成本也不高。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