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文化产业打响第一枪(第2页)

临洮府的三县共有六个班,外加岷县一个。

一期可培训三四百学生,一年就是七八百。

这个规模在西北地区算不得了。

特别是道场给弟子发俸禄这事,直接影响了大批农户,很多穷人把自家女孩儿送到培训班学习。

今年招的女弟子占到总人数的将近四成。

雍教谕得知老仙设宴邀请自己,面子上有些抹不开,他可是铁杆“倒刘派”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表外甥,杨老爷何时变了节。

正欲推辞,杨老爷笑嘻嘻奉上一张自行车票,雍教谕立刻换了笑脸。

真香啊,这可是值二十五两银子,快顶自己两年的薪水了!

作为县里的教谕,他每个月也只能领到两石大米。

现在粮食贱的什么似的,最多就折银一两。

所以尽管皇上动不动把贪官剥皮萱草,可大家该收还得收。

要不日子没法过啊!

这种礼数上的事,塞音道场都很周到,尽管潘知县缺席了车行开业典礼,但自行车票还是送到了。

听说要推广文化事业,提高百姓识字率,关键是县里只出人,还能领到额外补贴,雍教谕立刻拍手叫好。

现在看老仙怎么看怎么顺眼。

县教谕管着一县的生员,把这事抓在自己手里,一则可贴补那些穷学生,二则自己也能分润一二。

又利国利民,何乐不为?

于是趁热打铁,雍泰提出在狄道县增设一个培训班。

刘学勤还计划在兰州、河州、秦州设培训班,这样下一期将扩展到总共十一个班。

除了刘家堡是道场的师资力量,其余十个班的扫盲这块,全都包给了雍教谕。

“嗯,下一期培训班预计招到六百个学生,搞不好可以录二十名弟子以上。”

对刘学勤而言,什么都没好苗子重要。

如今道场已经形成高年级带低年级的良性循环,老仙只是指导一些水平最高的学生。

但他也只是给出课题,有时候课题都是弟子自己选的。

和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差不多,主要是靠弟子们自己研究,老师只给建议,和一些宏观方向的把控。

塞峰的两大弟子,牛来和毛娅就很郁闷。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