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5章 太师书信(第3页)

张明远等人摇摇头。

尹氏道:“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工部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县到了巴陵。

乾元三年春天,他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工部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多灾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众人听了这话,无不侧目,佩服有佳,没想到老夫人对此如此了如指掌。

张明远道:“同谷县,好熟悉的地名。”

费无极道:“干爹不是去过同谷县么。”

种师道笑道:“何止去过,还做过官。

因此得罪蔡京,后来得罪过童贯。

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地是祸也是福。

那地方的老百姓最是淳朴善良,老夫当年离去,都送万民伞,沿路跪拜落泪。”

姚平仲道:“同时得罪两位朝廷大员,老种将军也算空前绝后。

晚辈也是如此,不过我认得蔡京,蔡京不认得我。

童贯掌管西北以来,作威作福。

老种将军与我叔父姚古都被童贯所忌惮,还有折可求将军。

关中西军三大家,种家军、姚家军、折家军,皆是如此。”

种溪道:“你别打岔,我爹爹在同谷县还打过官司,都说过很多次了。”

姚平仲道:“老种将军主管过秦风路同谷县,我听说过。

那官司,种溪总在我跟前喋喋不休的提及。

他说的不厌其烦,我听得烦都烦死了。

没想到大唐杜工部当年早就去过同谷县。”

种溪瞪了一眼姚平仲,众人乐个不住。

费无极道:“大唐到我大宋,多少年过去了。

同谷县尚在,可杜工部却不在了。”

阿长道:“杜工部也崇拜诸葛孔明。”

扁头道:“大唐就爱谈三国,如今俺大宋更是如此。”

姚平仲道:“他还写过诗,专门歌功颂德。”

张明远道:“英雄惜英雄,何尝不是如此。”

费无极道:“如若以后有机会,便去成都府拜谒诸葛孔明的武侯祠和杜工部的草堂了。

温故而知新,缅怀以表敬意。”

种师道仰天长叹道:“老夫也想起许多古人,不觉感慨万千。

汉唐何其雄风,如今与小小西夏周旋,实在难以启齿。

倒不是说党项人不配,而是倍感我大宋已无汉唐气派,岂不令人痛心疾首?”

姚平仲叹道:“老将军所言极是,虽说晚辈还不懂得许多道理,可也知道,人生在世,必得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张明远道:“好,没想到姚兄弟如此胸怀大志,佩服佩服。”

费无极道:“这自古英雄出少年,姚平仲,你也算少年英雄。”

姚平仲叹道:“实不敢当,说来惭愧。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