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艾书趁早回家。
公社敬老院缺粮断炊散伙,艾书父亲回家了。
艾书家的厕所挨着牛圈。
艾书上厕所,那大乌黄牛一见艾书头一摆一摆、一点一点的,象迎接更象求救。
牛饲料——包谷草一点没有了,连原压在牛身下的秸秆也被它嚼吃了。
艾书忍冻挨饿扛着背草的戈架子进山寻草喂牛。
一路寻去,近处三、四里内地里光天白地的。
艾书爬上老长弯子,眼前一亮:有好多堆包谷草尚在。
他决定从最近的一堆背起。
抱出第一个草,发现底下有一个老鼠窝,鼠窝周围散着几粒残缺包谷。
他想,应该还有掉收的包谷。
于是就一捆一捆的拆开,再一根一根的检查,掉收的个个:霎变了但还存粮味的,个别天花上的一、两粒包谷以及哑子都不放过,最大的的一个包谷有三寸来长,净粒有一两多。
一堆草翻遍了,天也快黑了,艾书有了这些“战利品”
,他不怕冷了,把上身穿的两件单衣脱下一件,把这些“收获”
包好夹在包谷草中间。
一背草回家,先丢一捆草给大乌黄牛,把这包“收获”
交给母亲,一家人都很高兴,妈妈拿来一口砂锅,把这些粮食焙干,随即上磨磨粉,把小妹采来的野菜洗净煮起,把包谷粉撒进,搅成了一锅稀饭。
十多天来,全家人第一顿吃“美餐”
。
艾书每天上午进山背草,妈妈叫带个布口袋去。
艾书每天都重复着同一活动,收获有多有少,都在一、两斤之间,天气虽冷,但心里是热的。
这段时间,艾书感觉活动太单调了,特别是下午都是围在火炉边加柴烧火取暖,没有其他事做。
他想那天在堂哥家吃老鼠肉,挺香的,自己应该亲手去捕。
捕老鼠工具叫“榨板”
。
艾书去堂哥家学制了一副。
在房后空地里铲开一块3尺来长一尺来宽的平地,把榨板安放好。
第一晚上就扎死了一只约有半斤重的老鼠。
一个月来第一次吃了动物肉。
但之后几天去看都是令人失望的,本来这个榨板安放地点是“独路口”
,老鼠必经之地,但老鼠们沿着边边已跑出一条小路,就是不去吃诱饵,不去触动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