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五人中留一人为区成人教育也就是夜校辅导员。
对着四人宣布,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最后一个宣布:“艾书安排在峰沟小学。”
艾书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嗯?”
闵校长不快不慢地:“你最年轻,你不去那个去。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嘛。”
其他四人看着艾书。
艾书想到刚才说的冒失话,只好红着脸回答:“服从领导分配。”
但心里似有失落。
闵校长接着说“9月1号是教育的新学年开始,也是粮食年度的开始,大家没有余粮卖,也就不卖了,我叫后勤已给你们把购粮证办好,开学时,就可以在所在粮站买粮。”
艾书接过购粮证;《居民粮食供应证》,居民也就是非农业人口,是城镇人口,农民身份变啦!
喜悦心情压住失落感。
艾书回到大山脚,先会见队长,讲了调走之事。
队长把生产队会计、出纳叫来,问生产队集体还有多少现钱,出纳回答:“还有9元2角3分。”
队长说:“留零头钱看存折,把整数9元取给艾书老师。”
遇到紧急情况再想办法。
艾书实在缺钱,但生产队缺钱不得了,如牛病,没有钱买药打烧酒,死一头耕牛损失太大。
遂说“我看,预支我5元就行了。”
会计说:“还是艾书老师会体贴我们。”
队长说:“太感谢了。
关于这一学年度工资,那就要拖你几个月了,年终决算,你能来就来拿,如不能来,我们就送去与师爷。
这一学年的粮食,待收成炕干后,我们派人送到你家去。”
“太麻烦你们了。”
艾书回答。
艾书到学校收拾行李,先拜谢杨老。
杨老坐在房左边高出院坝三、四尺的台地板凳上休息。
艾书挨着杨老坐下。
聊着聊着,艾书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坐在这里,刚好通过一个夹缝把教室看的一清二楚。
“啊,我两年多来在教室的言行,就是杨老观察传递出去的啊?!”
“只想努力办好学校,没想到我在暗地努力竟然有人看见啊。”
艾书油然起敬杨师爷,没有说出口,让这个秘密继续起作用。
第二天,艾书拜别家长,家长们都拦着要吃点东西。
东西多是新包谷、炸洋芋片、煎鸡蛋之类。
东家余婶杀了一只鸡招待。
艾书一天吃了十几人家的东西,多听到的是这样一句话:“大山脚无福气啊,得了一个好老师,眼看又被国家调走了。”
傍晚,艾书回到家里,向父母禀报,离开大山脚要去峰沟。
父母高兴之余,也担心离家太远。
晚上艾书刚睡下一会,上吐下泻,折腾了一夜,第二天上午,人又困又乏,躺在床上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