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领班十分高兴,眼观十行字地扫了一眼,不到一分钟就有了反应:“写得好、写得好,交卷又快,字又写的好!”
来自红林小学的那两个女老师要求领班读一遍以供参考
“被艾书糊弄了。”
领班意识到但没说出口。
艾书暗暗好笑:这篇文章就是筑州某些人后,建立委员会誓师大会给老人家的致敬电。
中间两处把省名变成了“我们”
,原文照抄,叫他们找不到空子钻。
你说我的这个要不得,我就说你否定省Gw。
学习班越往后,请假的学员就越多。
艾书本想坚持到最后,看个结果,但家里来信:母亲病重。
他去请假,领班不得不批。
艾书想穿一件时兴的高领毛线衣。
毛线已买几天,想趁学习时间,抽个空去请甑琴编织。
一直由于中午休时太短,晚间又觉得不便,一直没去她处。
这天,艾书听说母病,回家从街北到街南,必须路过银行门口。
他把这1斤2两红毛线用报纸捆紧实,只让露出点线团头。
两女老师尾随艾书过去,离他10多米远。
他只想着请甑琴织毛衣,顺便告知母亲生病,自己要去看望,看她表情如何;如果能一道去,又看父母反应如何。
艾书站在银行门口往里张望,甑琴出来,问艾书有什么事。
艾书说:“请你织一件高领毛线衣”
,边说边递毛线。
她气恼地回答:“我织不到,你应该是有人织的了!”
艾书一头雾水,满脸通红,也不多说,提着毛线转身就走。
以为她反心了,想表述的深层意思也不谈了。
把毛线拿回去放着,回头再请人。
这一幕正好被尾随的两女老师看见;“艾老师提毛线到哪里去?”
“准备请人打毛衣。”
艾书回答:“还没请到人。”
“不嫌打得不好,我们给你打。”
两女老师同声回答。
艾书说:“那就好得很了。”
艾书折返再过银行门口时,甑琴还呆呆地站在门口,像是侧脸面壁擦泪。
他也不惊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