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心里盘算,最应该解决的三个人;一个学习拔尖、家庭困难;一个女生,好为女生读书示范;一个是家长对学校关心,学生在班里也是优秀的。
艾书不知道领导烦不烦他,总是天天守,天天见领导,最后得中师录取2人,高中从3人追加到5人。
他还在去拼。
他要求在增加一名师范生,宗书记说,读师范出来虽马上有工作,但以后要改行很难。
读高中发展潜力要大些。
宗书记说:“你的两项录取均远远高于其他学校。”
艾书说:“我们未被录取的预备生都比某学校正式录取的强。”
宗书记说:“不可能叫有些学校抹光头!”
艾书还在纠缠,也是很遗憾的,还有另一优秀生宁发。
领导解释说,因为他父亲是“投机倒把犯。”
宁发的父亲原是省城白乌汽车站的站长,1961年响应号召下放回乡支农。
回来时,他将退职工资和安置费合起来,买了一些农村紧缺的火纸带回家。
家乡不通公路,宁氏家族20多人到白岩公社给他背运回峰沟。
有人举报,经区工商分局去人把他这些物资没收了,还把他定为投机倒把分子。
所以,十年了,此事还在影响他儿子。
艾书深感不平,但又无可奈何。
宗书记与闵校长聊天:“艾书这小伙子很可爱,尽烦人,但他又不是为个人,前段财贸招工,我想把他女的解决了。
我问他你妻子有个高小文化没有,他说才有初小。
其实有些进来的明填初中,实际连初小文化都没有。
为他人他却争得很凶。”
闵校长:“这就是他的可爱之处。”
艾书决定再续办初中班。
学期未结束,不断接到通知,叫他赶到区里,有事找他。
他想:“是不是祸事来了?”
心里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