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听到汇报:取书号5万元、出书3000册,约70万元,另25万元的稿费。
这25万元的稿费,给总编纂人员和提供资料人员。
市长马上表态:“就给一百万元。”
艾书也很高兴:不枉辛苦这三年多,终于看到有回报了。
志稿送省史志办审批。
省史志办主任说:“送审书稿各办、处审查过了,可以出版。
但你临川地区撤地设市,国务院即将行文。
你们市必然改区,中间要出现三年的空档,所以建议你们把这近三年的内容补上。”
艾书一行回来后,迅速安排各机关单位、各镇乡办事处补近三年的资料。
他一边对原稿再进行一次订正,一边对来稿抓紧续补。
正要完稿时,艾书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原主任“改非”
,新主任性格特别要强。
艾书不管领导换不换马,埋头做自己的工作。
12月31号,艾书将补完后的志稿以及代市人民政府向省地方志办公室写的“关于《临川市志》的修改情况报告”
送到市史志办公室交差。
新老主任斗开了。
新主任叫原主任把他的办公室腾出来,如不腾出来就必须天天来上班,一道打考勤。
原主任说:“要我腾出这个办公室来做什么?”
新主任说:“腾出来堆垃圾。”
两人吵架,甚至要动手打架,艾书只好站在中间隔住。
这个忙两面都不好帮,只能劝说,然而却把新主任得罪了。
新主任嫌小车是原主任坐过的,把留下应付稿酬的25万元拿去买新车。
艾书应得报酬,按最低千字50元,少说也是9万元,也就这样“泡汤”
了!
《志》出版发行,执行编辑是艾书,不得稿费,艾书想得开:“我没偏财运。”
不满意的是,他们把这期间发生的两个文明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城乡十项建设内容、重要事件删去,特别是那几千字的过去叫“皇粮”
,后来称“农业税”
,这期间获国家德政免除了。
有人把这些记载都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年规划,违背了志书“是记载已发生的事实”
这一起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