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庐州城分东西两城,由一条淝水的小小支流分隔。
城中居民称这条支流为“金斗河“。
金斗河自北门拱辰门旁的水关入城后,向东南流去,穿城而过。
庐州水运发达,运货船只从拱辰门附近水关暂停等待,摘下船上的帷幔接受检查,即可从水道入城。
沿河悉列货肆,商贾喧阗。
城内百货骈集,千樯鳞次,十分繁华,素有“小秦淮”
之称。
西城占城中大部分,书院,官府皆在西城。
而金斗河东北的小小地块,却可谓是一个热闹非凡、风云际会之地。
这里原只是附近几个城市的物流集散之所,周围都是货场,多住着些在码头上扛大包,做体力活计的百姓人家,但凡家有恒产者,多半是不屑住在这里的。
但有商贾云集的地方,自然就有了三教九流的活路。
约摸六十年前,一位郑兕郑老爷子,带着他的十几位江湖兄弟,在此地竖起一杆镖旗,创立了如今江湖上颇负盛名的江南镖局,填补了当时镖局多愿押运陆路货物,却少有人愿护卫商船的空缺。
为了打出这家新镖局的名声,郑老爷子在镖局旁另买下十余户人家的旧屋,一概拆平,请来能工巧匠,建成一家回字形的三层建筑,挂牌“江湖客栈”
,也不知他走通了谁的关系,送了多少银两,当时的庐州知府竟允许他在客栈天井里立下三丈高的比武台,上台的客人可点到为止,也可签下生死状,由客栈出面向庐州府备案,一上比武台,生死不论,朝廷概不干涉,更不会缉捕胜者。
又许他在客栈屋顶露天摆设酒桌,方便客人观看比武,甚至开盘设赌。
从此,江湖人士纷至沓来,有仇有怨,可上台一战而定,年轻人想江湖扬名,也可在此地插旗打擂,等人挑战。
长此以往,此地竟成了一处江湖盛景,天下知名。
江湖人来得多了,此地慢慢更有了赌场,青楼,商业极其繁荣。
久而久之,东城就不再叫东城了,改叫个“金斗城“。
郑老爷子去世后,其长子郑同臻继承镖局,也不知为何与幼弟不睦,便将客栈从产业中割舍出来,分与幼弟郑同泽,二人分家。
财产分了,人员班底却一个都不准郑同泽带走,也不许他再用“江湖客栈”
的名号。
“江湖客栈”
于是更名为“同泽客栈”
。
三十年前,当今皇帝登基,自次年起改元嘉安,便下令收紧对江湖人的限制。
庐州府遂不再允许江湖人签下生死状,在比武台上死斗,只准点到为止,以不致对手肢体重残为限制。
从那以后,意在复仇之人无法在此决死,比武台上的场面,自然也就一天比一天软绵了。
到如今,通常就只有些没有背景的年轻人,为了江湖浮名来试试运气。
纨素这次来庐州,原也打算走水路入城,更加便利。
无奈城卫为了搜捕重霄观逃走的“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