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眉山原本不叫眉山。
很多很多年前,这里叫紫蓬山,是大别山的余脉。
紫蓬山也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庐州城城西的一片小山头。
当然,如果细究起来,山民也各给每个山头起了名字。
但是庐州城的市民是分不清这些山的,到了他们嘴里,这一带就一律叫做紫蓬山。
六十年前,如今已经得封镇南公主的大长公主,当今皇帝的姑姑曾经来到此地游玩。
那时候的她正值青春年华,像一朵初开的莲花一般清雅而娇艳。
她身旁陪伴着一位气质冷冽的年轻女子,后来在万民的传说之中,称她为“雪龙王”
。
但在当时,她还没有做出那件为她博得如此赫赫威名的大事。
在庐州人尽皆知的那个传说里,眉山是因为那位“雪龙王”
的一句话得名的。
那年夏天的某个清晨,在庐州城内最高的得月楼上,当着众多的公主随员和伴游的庐州当地官员,那位年轻女子向西望去,指着远处的山影向公主说:“你看,那山像不像你的眉毛?”
公主抬眼望去,看见薄雾笼罩的小山峰连绵在地平线上,像一抹墨笔勾勒的黛痕。
只是那山的剪影也是曲折紧张的,若说是眉峰,便是一副万古无人抚平的愁眉。
从此那一排小山中的最高峰就叫做“眉山”
了。
眉山当时还是一座野山。
有了这个名字之后,慢慢的先是陆续有文人们去踏青作诗,后来铺起了路,修了台阶,山脚下的农人见到了商机,在半山上搭了茶棚,开了酒肆,再后来,大长公主受封镇南公主,去就藩的路上再路过眉山,眉山上早已经多了一座重霄观。
这次她是一个人来的,也是一个人离开的。
她在重霄观拜九天玄女娘娘,说自己是来还愿的,烧了三炷清香,捐了一大笔金银。
没有人知道她是何时来过重霄观,许下了什么愿望才来还愿,但是从那之后,重霄观就有了如今的雕梁画栋,也有了灵验的名声。
但如今,这座辉煌的殿宇已是人去楼空。
或许是出于对神明的敬畏,也或许是出于对如今镇守闵粤两省的唯一一位实权公主的畏惧,攻山的兵士没有大肆破坏重霄观的神像和主体建筑,后续搜山的庐州城卫也没有。
但没了人气和香烟,这座观宇依然是立即就显得颓败了。
在酩酊阁的谈话两日后的上午,嘉安二十九年二月初九,纨素和黎秋英两人并肩站在眉山山脉中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门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处小院虽然风格简约,但形制完整,竟是一间小小的道观。
观门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门楣上也没有挂任何牌子,但门前打扫得很干净。
青石铺的地面,很多处已经裂开了,但冲洗的很干净,石缝里也没有生出什么杂草,显然是有人居住,常常打理的。
两人今日都用的自己原本容貌,但穿着山民惯穿的粗布袄裙,背着藤编的背篓。
纨素在小院门口停了步子,黎秋英也跟着停下,轻声道:“看来,你猜对了。”
那日深夜,几人议定了分工。
约定在二月初九日,由纨素和黎秋英闯一闯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