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暖黄的灯光下,老班长西装革履,腕间的百达翡丽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
老同学,这次回来就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
老班长举杯,眼神却在众人脸上扫过,"
听说咱们区的招商政策很有吸引力?"
李铭的心猛地一跳,他知道,这是机会,也是考验。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工作上。
有人开始抱怨单位里的派系斗争,有人炫耀刚拿下的项目,推杯换盏间,觥筹交错成了权力与利益的博弈场。
李铭注意到,老班长始终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偶尔抛出的问题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散场时,老班长单独留下了李铭。
"
我记得你在区政府工作?"
他递来一支雪茄,"
明天有空的话,来我办公室聊聊?"
李铭接过雪茄,烟身还带着体温,这温度烫得他手心发麻。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接下来的日子,李铭像个陀螺般旋转。
白天忙着准备招商材料,晚上穿梭于各种饭局。
他学会了察言观色,记住领导的喜好和禁忌,甚至开始研究红酒的年份和雪茄的产地。
妻子抱怨他回家越来越晚,孩子说好久没见爸爸了,可这些声音都在他耳边模糊成背景音。
在老班长的引荐下,李铭结识了更多商界和政界的"
关键人物"
。
每次见面,他都精心准备礼物,从名贵茶叶到限量版钢笔,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变得陌生——曾经那个怀着理想进入政府机关的年轻人,如今也学会了说场面话,学会了在酒桌上逢迎,学会了用利益衡量人际关系。
然而,仕途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争取老班长投资项目的关键时刻,竞争对手开始暗中使绊子。
匿名举报信寄到了纪委,说李铭与开发商存在不正当往来;工作中原本配合默契的同事,突然开始推诿扯皮;就连一向和蔼的王局,看他的眼神也变得意味深长。
那段时间,李铭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中。
他反复检查自己的言行,生怕露出任何把柄。
深夜里,他常常坐在书房发呆,看着墙上挂着的"
为人民服务"
的牌匾,觉得讽刺又刺眼。
曾经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在他心里激烈碰撞,让他痛苦不堪。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