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先说这泻法,您得在病人吸气的时候进针。
老孙(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啊?为啥要在吸气的时候进针呢?
小岳(一本正经地解释):您想啊,吸气的时候,这人的气是往上走的,这时候进针,就好比顺水推舟,针能顺顺利利地进去,还不能让气逆了,不然就麻烦咯!
老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还有这么个说法。
小岳(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进针的动作):进了针之后啊,得留针在那儿,安安静静地候着,等病人再吸气的时候,赶紧转针,这一转啊,得让针把病邪“抓住”
,就像您抓娃娃机抓娃娃似的,得抓准咯!
老孙(忍不住笑了出来):你这比喻可真绝,那然后呢?
小岳(接着说):等病人呼气的时候,就得慢慢把针起出来,而且得等呼气全完了,这时候把针取出来,那病邪就跟着针一块儿被“赶出去”
啦,就像把垃圾从您家里清理出去一样。
老孙(笑着调侃):嘿,你这一说,这泻法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小岳(拍了下老孙的肩膀):这还只是泻法,补法又不一样啦。
补法得先在穴位那儿摸摸、按按,就像给穴位“打个招呼”
似的。
老孙(好奇地问):为啥要打招呼啊?
小岳(瞪大了眼睛,故作惊讶):这您就不懂了吧,这穴位就像人一样,您突然扎它一针,它不得吓一跳啊。
先摸摸按按,让它放松放松,等病人呼气快完的时候再进针。
老孙(配合着追问):那进了针之后呢?
小岳(又开始比划):进了针就安安静静地等着,等气来了,感觉这针“活”
了,就多留一会儿针。
然后等病人吸气的时候,“嗖”
地一下把针拔出来,拔完还得赶紧把针孔揉揉,就像给穴位“贴个创可贴”
,把真气留在里面,不让它跑咯。
老孙(笑得前仰后合):你这解释,太有意思了,我感觉这穴位都快被你说成人了。
小岳(得意地笑):所以啊,这针刺补泻的方法,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要是弄错了,那可就麻烦大了,说不定病没治好,还添乱呢!
老孙(笑着点头):得嘞,你这一讲,我算是记住这针刺补泻是咋回事儿了。
小岳(满脸得意,又往老孙身边凑了凑):老孙,这针刺补泻说完,还有更玄乎的,诊察邪气的要点,您知道多重要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孙(佯装无奈):我哪知道啊,你快别卖关子,赶紧说。
小岳(挺直腰杆,表情严肃,模仿老中医把脉):您瞧啊,这邪气从络脉钻进经脉,再留在血脉里的时候,这脉气的波动,就跟坐过山车似的。
老孙(眼睛瞪大,一脸好奇):啥叫跟坐过山车似的?
小岳(夸张地比划起伏动作):一会儿高起来,一会儿低下去,一会儿感觉来了,一会儿又好像没了,神出鬼没的。
这时候啊,医生就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琢磨这脉里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