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转换过程痛苦而危险。
有那么几秒钟,秦锋感觉自己被撕碎成基本粒子又重组。
但当痛苦消退后,他发现自己的存在方式彻底改变了——不再是物质与能量的混合体,而是一种更基础、更灵活的形态。
"
感觉如何?"
苏沐晴担忧地问,扫描仪在他周围疯狂跳动。
秦锋抬起手,看到的不再是半透明的皮肤和能量脉络,而是直接观察到了量子波动本身:"
我...同时存在于多个状态。
既在这里,又在实验室每个角落,甚至能感知到火星另一侧的量子涨落。
"
这种新存在形式被命名为"
量子态生命体"
,简称qSL。
它能在物质与能量间自由转换,更重要的是,理论预测它能承受宇宙法则的根本变化。
好消息迅速传遍太阳系。
各文明最优秀的个体开始自愿接受转换,成为方舟的"
基础模块"
。
但就在这时,一个根本性问题浮现:
"
不是所有人都能或愿意成为qSL。
"
林晓在战略会议上指出,"
我们该如何选择谁有资格获得延续?"
争论激烈。
有些代表提议基于智力或贡献分配名额;有些主张随机抽签;还有的建议只保存文明精华,如知识库和dNA样本。
秦锋聆听着各方观点,最终做出决定:"
不选择。
要么全部,要么没有。
"
全场哗然。
"
技术上不可能!
"
沃伦特代表抗议,"
太阳系有数百亿生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