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安二十三年夏至次日,桂阳城的石板路蒸腾着白气。
医圣张仲景立于回春堂青砖影壁前,望着廊庑下横陈的十余病患,耳畔尽是促急如雀啄的脉息声。
他翻开随身《伤寒论》的手抄残卷,目光在"
火逆劫汗"
的条文间游移,忽觉袖中四味药材隐隐发烫。
案头桂枝片在暑气中竟渗出细密露珠,张仲景以指腹轻触,顿觉少冲穴窜起一道温热,直贯手少阴心经。
《神农本草经》所载"
主上气咳逆,补中益气"
的特性,此刻竟如活物般在经络间流转。
未及深思,那暗红如赤玉的桂枝骤然腾起三尺清光,辛香之气盈满厅堂。
"
先生可识得太阳经方首药?"
清朗声线中,红光凝作红衣青年。
其眉目如火焰勾勒,袖口金线绣着太阳纹样,举手间带起阵阵暖风。
他并指为剑划过铜盆水面,但见盆中冷水无火自沸,蒸汽在梁柱间结成"
温阳化气"
四个篆字——正是《伤寒论》桂枝"
宣通阳气"
之能。
忽闻药柜嗡鸣,盛放炙甘草的陶罐应声碎裂。
金黄药屑凌空聚成漩涡,蜜香压过满室辛味。
漩涡中心渐现黄衫少女,发间缀满伞形花序,细看皆是《名医别录》所述甘草"
解毒、温中、下气"
的图文。
她足尖点地时,案上苦参汤竟泛起甘甜:"
小女奉《汤液本草》调和之旨而来。
"
堂外忽起马匹惊嘶,张仲景珍藏的生龙骨标本剧烈震颤。
这味《雷公炮炙论》强调"
须用曾溺死者"
的镇惊良药,此刻龟裂处迸发玄色幽光。
待光晕散尽,玄甲壮汉单膝跪地,甲胄纹路暗合《千金翼方》所绘龙齿"
安魂魄"
的星象图。
他每踏一步,地砖便现龟背纹路,正是龙骨"
质重沉降"
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