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梁萧无奈,第二天苦着脸前往私塾。
临行前,梁文靖把他叫到身前,连哄带吓,让他尊师上进,爱护同学云云,玉翎站在一旁含笑不语,心道:“呆子就是呆子,你让他去读书,不是自讨苦吃么?”
她有心瞧热闹,一时也不点破。
梁萧进了学堂,刚一落座,同桌的小孩就哭起来,嚷着要换座位。
其他孩子也都躲躲闪闪,不敢与他同座,夫子是从外村请来的,瞧这情形,只觉奇怪,又见梁萧生得俊俏,先有几分喜欢,便叫来书桌边坐着。
夫子安排好座位,拿起书本讲解。
梁萧初时兴致勃勃,本以为这夫子定会讲授九宫图里的高深学问,不想尽是说些伦理纲常,孝义仁德。
梁萧听得莫名其妙,深感与父亲所言大相径庭,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不觉渐渐分了心,听着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声,睡意渐浓。
那夫子讲诵半晌,忽听轻细鼾声,低头一看,梁萧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顿时怒从心起,二话不说,抓起戒尺便打。
梁萧睡得神志迷糊,忽然挨了两下,想也不想,跳了起来,使个小擒拿手,一把抢过夫子戒尺,掷在地上。
那夫子不料他胆敢反抗,勃然大怒,“小畜生,小杂、种”
没口子乱骂,一手便将梁萧按倒,脱他裤子,要打屁股。
梁萧扔了戒尺,心里略微害怕,但听夫子骂得恶毒,又觉十分气恼。
现在这糟老头得寸进尺,强脱自家裤子,瞧他手来,依照母亲所教的拳理,左手卸开来势,右掌顺势一勾。
那夫子虽然饱读诗书,这样高妙的拳理却从没读过,一个收势不及,砸翻了三张课桌,登时昏厥过去。
小孩们素知梁萧顽劣,一见夫子打他,稍大的马上溜出门外报信。
梁文靖正在赶牛犁田,一听消息,惊得目瞪口呆,鞋也顾不得穿,光着一双泥脚就赶过来。
一进门,只见梁萧站在桌边,夫子委顿在地,早已人事不省。
梁萧见老爸目光凌厉,心里害怕,正要开溜。
已被父亲一把揪住,挥掌要打,恰好玉翎赶来,一把拉住丈夫。
梁文靖拗不过妻子,只好叹了口气,救醒夫子,连声道歉。
但想儿子万不能留在这里,无奈带回家中。
大宋礼法最严,三纲五常深入民心,梁萧打了夫子,那还了得。
那夫子又痛又怒,更觉丢了颜面,言明若不严惩梁萧,便辞馆走人。
村中老人纷纷上门,要文靖交出梁萧,当众严惩。
但萧玉翎却放出话来,谁动儿子一根汗毛,她就要那人的脑袋,梁文靖深感两难,只好来个闭门谢客。
经过这件事,村中人对梁家分外冷淡,曾给萧玉翎接生的稳婆趁机风传梁萧出生时只笑不哭,是个怪胎。
村人们平日也受够了梁萧的闲气,当即以讹传讹,渐将梁萧描绘成邪魔转世,以至于有人趁黑在梁家门前泼倒污血粪便。
梁文靖只怕母子俩火上浇油,不许二人外出。
娘儿俩禁足在家,闲着无事,萧玉翎便教梁萧说蒙古话,讲蒙古的传说故事,母子二人用蒙语对答,倒也自得其乐。
这一天说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景象,梁萧悠然神往,说道:“妈,反正这里的人都讨嫌我们,我们去蒙古好了。”
这一说,也勾起了玉翎故国之思。
待梁文靖回来,萧玉翎便向他说起这个意思。
梁文靖忖道:“这孩儿性子与玉翎相近,顽皮胡闹,不爱礼法拘束,长此以往,必不为世俗所容,闯出大祸……哎……无论我受些什么辛苦,只要他娘儿俩过得平平安安,不受委屈就好……”
想到这里,摸着梁萧的小脑袋,笑道:“大漠里风沙吹打,日子艰苦,你不怕么?”
梁萧拍着胸脯道:“不怕,一百个不怕、一万个不怕呢!”
梁文靖又看了看玉翎,见她也含笑摇头,便道:“好罢,我们在此处已无立锥之地。
以你二人的性子,只要身在大宋,便不会让我过安生日子,与其如此,不如去大漠好啦……”
梁萧一听,乐得抱住爹爹的脖子,而后高高兴兴,帮母亲收拾行李,准备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