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个宇宙在你体内,是你体内的小宇宙爆发了,激发出更加深层的潜力,为你实现了梦想。
所以我说换汤不换药,其实就是吸引力法则。
所以我一直说多看书,就是可以避免被割韭菜的命运。
因为这些韭菜课通常来说也是依托于各种名着里的概念,而创作的。
一本书顶多你一手的,也就是几十块钱。
一门课,你可能就要几千。
很明显,到底哪个更有性价比?
你看书,就等于直接搞定了,韭菜课的源头工厂。
越接近源头工厂,当然拿货成本最低。
况且,像我这种上学的时候就不好好上课的,到了会场听别人讲韭菜课,第一时间就开始犯困。
或者听着听着会发现他所用的语句是出自哪一本书的,这本书可能我之前就看过,就觉得更加无聊,更加想睡觉了。
刚刚有钱那会儿,我也报过很多这种韭菜课,现在想想其实纯浪费时间,睡个大半节课。
当时还以为可以认识一些有用的朋友,毕竟是能报得起这些课的人,起码是有一定消费力,而且有追求,大多数是创业者。
但其实后来发现比较鱼龙混杂,很多都是各行各业不同的人,压根聊不到一块,隔行如隔山。
而且报这些课的人,有一大部分是遇到了事业瓶颈的人,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
有些加了好友后,就再也没聊过,销声匿迹,最后连号都注销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再后来就自己做知识付费就换我自己去讲课了,而不是去听别人讲。
我讲课,一开始也挺紧张的,这又是和在人前唱歌不一样的体验。
唱歌你可以完全进入状态,就为了表演,就是为了呈现,一首歌练熟了以后,你闭着眼睛都能唱。
你只要唱出来,有一定水平,就有观赏度。
但你讲课,就得顾着点观众,偶尔需要即兴聊点内容,偶尔也要互动。
讲课,真不是当一台复读机,把准备的内容讲完就算数了。
太干货的内容,自己讲着也无聊,听的人也越来越犯困,挺尬的,场子挺冷。
你讲着讲着,看着台下的人开始交头接耳,也挺烦的。
我当时就开始反思,怎么样才能让台下这些傻逼?可以一直关注着我讲的内容,可以为我自发的想要鼓掌呢?
我想起曾经上学的时候,那无数张丑陋的教师嘴脸,那些婚姻不幸的中年妇女,那些公然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在那边打学生的老娘们。
为什么当时这么讨厌他们上课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意思,不好玩,无聊,而且他们不反思自己,反而是一再地通过虚张声势,龇牙咧嘴,疯狂狗叫,来逼迫你去听他说的内容。
而不去升级他所说的内容以及说的方式。
那为什么我会去喜欢看一些小品相声,脱口秀?
因为他们有好笑的地方,比较幽默,他们娱乐性比较强,本身他们的状态就是生机勃勃,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与学校里死气沉沉的老师形成强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