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章 炮火下的还乡团上(第1页)

沿着(北)平古(北口)大道蜿蜒而来的“难民”

车队,在距离南天门还有几里地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打头的十多辆装甲汽车上,迅速跳下百多名鬼子。

蹿上道旁,架起机枪迫击炮,做出戒备姿势,等待攻击命令。

同时,几处稍稍隆起的杂草突然掀开,冒出几门冲南天门昂着炮口的山炮。

附近一些沟渠中,也冒出几百伪冀东保安队,分数路向南天门方向逼近。

蓝天白云间,也突然钻出一群黑点。

随后是嗡嗡轰鸣声,渐渐显现飞机轮廓。

但这些鬼子飞机,显然是汲取了之前的教训。

不敢低飞不说,还一个劲往密云、怀柔方向靠,提防着特勤旅的防空炮火。

似乎仗着飞机助阵,日伪士气颇高。

大有一个冲锋,便拿下南天门,拔掉在上头两面飘扬旗帜的架势。

这两面旗,一面是此时的青天白日旗,一面是带着一颗五角星类似后世军旗的红旗。

那些归家的“难民”

,远远地望着。

许多已是忧心忡忡,更有一些脆弱点的泣不成声。

文化人哼呀出来的什么“近乡情更怯”

之类名诗佳句,他们不一定都知道,但是此情此景下的“还乡”

路,是什么滋味?

不要小看只是几座大山、一座长城之隔,出了古北口就是“口外”

,过了南天门,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关”

这南天门距离古北口4公里左右,是清代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时,御道上的一处山口。

皇帝“巡幸热河,息饮于此”

,算是个车马劳顿小歇的地方。

康熙四十三年,在大臣、学士们的奏请下,在此修筑“南天门”

就是在两山之间,修筑一个类似城门楼子的关口。

不过两边没有城墙,而是以山为墙。

旁边还有供奉真武、关帝、二郎神君的道观、观音寺等。

被称为“前拱神京,后临古北口,崇山逻列,峻岭迢遥,地虽无雁门之险,景亦若有剑阁之形”

与古北口相比,南天门算不上有多险要。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