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自成对野战还是很自信的。
满清不可能是过来看戏的。
。
。
。
。
李自成同学还是很天真的,竟然还抱有满清过来看戏的幻想,这点也证明了他的失败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军相持,战场上出现了第三支足以改变力量对比的势力,作为一军统帅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如他进北京之后的短视行为。
他如果能派一部分兵马挡住吴三桂,另一部分人撤回北京保存实力,事情还有转机,毕竟满清经常来内地抢劫,名声并不好。
如果能保持有生力量,和满清相持,还不至于这么快败退。
这次野战,是山海关大战开战以来最激烈也是最残酷的,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力和悍不畏死的气势,是双方最高水平的较量。
李自成在和明军作战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很厉害的作战方法。
先派3万骑兵,在前面,称之为三堵墙,假装失败,引诱敌军,后面留有三万步兵以逸待劳,用长枪迅速刺对方,把对方的马匹放到,然后前面诱敌的骑兵再返回一鼓作气,打垮对方。
这个作战方法需要组织者有很高的战场控制能力和个人魅力。
李自成是具备这两点的。
吴三桂的部队白布缠在肩膀上或者背上,全部关宁铁骑列阵山海关西面,作为前锋部队。
他身后的阿济格、多铎部队被关宁军遮挡起来,东边多尔衮的部队则一直延伸到海边。
吴三桂刚刚投降了清军,很想表现一把,格外勇猛,来往冲杀,虽然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一开始在战斗形势上并没有处于劣势。
吴三桂的四万部队被两倍于己的十万大顺军包围在中间,虽然他左冲右突,多次冲开大顺军的包围圈,但随即又被李自成在庙岗上用旗号指挥机动部队补上缺口,因此始终无法杀出重围。
惨烈的搏杀,自早上起一直杀到午后。
李自成的“三堵墙“战法慢慢地发挥了作用,吴三桂所部因为兵力上绝对劣势,终于开始显露出败象。
多尔衮自开战后一直在冷眼旁观,多尔衮很清楚北京是个什么样的都城,他自己就曾经两次率大军攻打过北京,都是无功而返。
而李自成这回轻而易举地一举拿下了北京,这对他的震动极大。
要想征服对手,首先要了解对手,吴三桂是什么人多尔衮还比较清楚,对于李自成,他就没有把握了,他一边观察吴三桂,一边观察李自成的实力。
现在,仗已经打了半天,他想要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因此当他发现吴三桂的部队开始呈现败像时,他立刻决定全军出击,列阵在关宁军背后的阿济格、多铎,至少拥有两万骑兵。
他们从吴军西面绕出,向大顺军侧翼发起了攻击。
也许历史真的由无数巧合组成的。
这个时候在山海关地区,突然自西向东刮起了一阵狂风,据考证,可能是沙尘暴。
大顺军处在下风,在迎面而来的风沙剧烈扑击下,连眼睛都无法睁开,更不要说战斗了,一时乱成一团纷纷后退,战斗力急剧降低,几乎处于无法还手的状态。
但清军却是顺风而来,战斗力不但完全不受影响,还因顺风使得弓箭的射程大大增加。
密集的箭矢犹如雨点一般落向大顺军,随后骑兵冲进了大顺军阵。
瞬间,大顺军阵尾就被彻底击溃。
李自成这个时候一看清军介入,二话没说,他做了个选择:拔马就跑。
之前说了李自成这个野战战法,对于主帅的要求非常高,李自成这么一跑,大顺军立马就崩溃了。
头号大将刘宗敏又受了伤,大批大顺军部队被清、吴联军压向东面,但东面尽头是大海,再无退路,跑到这里的大顺军沿着海边继续溃退,要么被砍死,要么就掉到水里被淹死,几乎全部身亡,清、吴联军一直追杀到四十里外。
本文由小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