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的煞有其事。
听到如此轰动的消息,着实吓了南明小朝廷一跳。
负责南京城防的官员虽然不知事情的真假,但也不敢怠慢,于是赶紧行动了起来,连夜把城外江畔的数千艘大小船只驱赶到观音门集中,勋臣刘孔昭把这个大悲和尚抓了起来,交给刑部发落。
弘光皇帝不敢怠慢,派人审讯他的来历,大悲起初信口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
接下来他又推翻了之前自己发布的崇祯并未殉国身死的说法,声称“今潞王贤明,应为天子,欲弘光让位”
。
说的前后矛盾。
弘光皇帝脾气再好,这下子也发飙了,都什么时候了,唯恐天下不乱。
派人给他大刑伺候,招架不住的大悲很快招供,他本姓朱,安徽休宁人,十五岁就在苏州的寺院出家为僧,他招摇撞骗的目的,无非是想趁乱蒙蔽他人罢了。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
判处死刑,结案。
阮大铖不这样认为,好家伙,吃了豹子胆,敢冒充王爷,还敢来给潞王翻案。
于是进一步挖掘,果然有幕后同党,钱益谦和申绍芳。
申绍芳只是个打酱油的,关键是钱益谦。
这个人原来可是东林党领袖,后来看风向不对,赶紧投诚。
钱益谦一看,吓了一大跳。
赶紧申辩。
阮大铖则进一步挖掘,断定大悲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反动组织”
,于是阮大铖开了一份黑名单,共有一百四十三人,牵涉有东林党首领钱谦益、史可法、高弘图等等一大批东林党或者与东林党关系比较好的人。
这下子玩的有点大,连马士英都看不下去了,要把这帮人都抓起来,估计南明都不用满清过来,自己就先翻了,于是马士英把这份名单给恩了下去。
这样,大悲经过会审后,被公开处斩而了结。
第二件,太子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的: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
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
好家伙,那个年头,身上秀龙的可不是一般人啊。
赶紧问其身份,这个人自称是皇太子!
这还了得,要真是皇太子,那么这可就是件不得了的事情。
穆虎到南京之后,赶紧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高梦箕。
高梦琪也没有见过太子,只能把太子送到苏州和杭州隐蔽。
哪晓得这哥们做事情太高调,经常出去招摇,引起人们的注意,背后窃窃私语。
要这样下去还得了,肯定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传到了弘光皇帝那里。
高梦箕再不上报就属于故意隐瞒了,于是他赶紧报告了朝廷。
举朝震惊!
刚处死了一个亲王,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太子。
。
。
。
亲王也就罢了,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