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06 初次交锋(第1页)

一个上午,谁也没来。

王建华百般无聊地从床铺垫层抽出一把稻草,允作芦苇编起“芦蓆”

来。

林木森这才知道,编芦蓆是从中间开始,然后将像菱形的两个角的分别向两头打。

王建华编的很匀称、精致,林木森得很入神。

王建华说:“这是‘二纹席’,每次把两根芦苇片放在一起一上一下的编。”

林木森说:“我们队里挺羨慕你们。”

王建华说:“羨慕?‘钱北片’五个大队,年年太湖大队倒数第一名。”

林木森说:“可你们的私下收入高!”

王建华说:“一家不知一家难。

太湖大队说是人少地多,可沿太湖地势低,年年遭泛。

干脆象兆丰,是水洼地,种菱角、湖藕倒也省心。

望着太湖边上一大片地,种薯不发,栽桑不旺;芦苇倒长得旺,象白茅根,根钻到哪里长到哪里,好好一块红薯地,三天不去,就要到芦荡里去寻薯藤了。”

王建华的话说得有些邪乎,林木森知道芦荡南进是太湖大队最头痛的事,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

前年,响应“农业学大寨”

,太湖大队向芦荡进军,开垦了三五十亩地,结果年年都要花大量的劳力去截芦根。

王建华说:“太湖大队种田产量低,养蚕桑树少,全靠这片芦荡,祖辈都编芦蓆,手快的一天能编九张、十张,慢的至少一天也能编六、七张。

利高时每张芦蓆赚得一角四五,利薄时每张芦蓆也有一角一二。

可近年来钱北供销社不收了,说是收芦蓆没利润,社员只好自己去卖。

可城里大单位只收集体的,社员只好四处去奔。

说是自己卖价格高,扣去花销,多赚不了几个,还影响了出工。

今年开展‘运动’,打击投机倒把。

几个社员运芦蓆时,正撞上刮‘红色风暴’,他们没有供销社调货单,被‘城市民兵’没收了。

社员心痛,争吵起来,事情反闹大了。

人被关了三天,事情还反映到县里,县革委会下文让公社严查,大队挨家挨户收缴,县里倒是把芦蓆、芦栅收购了,可把碾好的芦片条也让送去了造纸厂,还让大队把生产队的芦荡收回了。

转眼就要收芦苇了,真不知道还允不允许编芦蓆……”

林木森知道这事,钱北四、五队的青龙潭与芦花漾一带也有芦荡;每年也编芦蓆、压芦栅。

数量不多,可社员到处推销,影响极坏。

“一打三反”

时,太湖大队出了事,大队也作“重点”

打击过,缴了批芦蓆、芦栅,正好大队在芦花漾建养鸡场就征用了。

林木森说:“城里单位只收集体的,大队不能办个芦蓆场?”

王建华说:“我哥哥他们议过,几个队摆不平。

编芦蓆各有技巧,同是一样多料,有的人能多编一二张蓆。

大家都想自己在家编,队里又怕没人出工。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