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0章 星落文正(第2页)

满朝文武纷纷身着素服,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吊唁。

阿桂作为朝中元老,步履沉重地走进灵堂。

他颤抖着双手,献上祭品,而后长跪不起,老泪纵横:“崇如啊,你我同朝为官数十载,诸多往事还历历在目,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言罢,泣不成声。

王杰随后而至,他走到灵柩前,深深鞠躬,声音哽咽:“刘公一生刚正,为朝廷社稷殚精竭虑,如今驾鹤西去,实乃朝廷之巨大损失。”

庆桂神色悲戚,上了香后,退到一旁,感慨道:“刘大人清正廉洁,在朝时直言敢谏,往后朝堂之上,再难有如此忠直之臣了。”

董诰走进灵堂,凝视着刘墉的灵位,眼眶泛红:“刘公一生磊落,心怀天下,他的风骨,是我等为官之人的楷模。”

纪晓岚来得稍晚,他一进灵堂,便放声大哭:“崇如兄,你我多年情谊,如今你先行一步,叫我如何不悲痛!”

哭罢,他缓缓走到灵柩旁,轻抚棺木:“想当初,你我邂逅相遇,一同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仿佛历历在目。

后者一同在这京城为官,那些谈诗论道、共商国事的日子就在昨日。

你智慧过人,屡屡化解朝廷危机,如今你这一走,朝堂之上少了主心骨,我纪晓岚也少了个知心挚友啊。”

阿桂擦了擦眼泪,说道:“纪公,刘公一生光明磊落,虽已离去,但他的功绩和品德,必将名垂青史。”

王杰点头赞同:“是啊,刘公的刚正不阿,激励着我等继续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众人在灵堂内久久伫立,回忆着与刘墉相处的点点滴滴,对这位老臣的离去充满了不舍与敬意。

灵堂内弥漫着沉重的哀伤,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那缭绕的香烟,仿佛是人们对刘墉无尽的思念与缅怀。

很快,刘墉的府邸前便围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百姓。

他们身着白衣,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走进刘府,只为送刘墉最后一程。

这场景,仿佛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白色的哀伤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等到京城吊唁结束,我便携带一家老小,带着刘墉的灵柩,缓缓地踏上了回山东老家的路。

灵柩抵达山东老家那天,阴云密布,天空仿佛也在为刘墉的离去而哀伤。

刘墉的家乡,处处张挂着白色的挽联,自发前来迎接的乡亲们早早就在村口等候,一眼望去,人头攒动,皆是身着素服之人。

刚至村口,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悲泣声。

一位曾经受过刘墉救助的老妇,在家人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灵柩前,泪如雨下:“刘大人呐,您可是俺们全家的大恩人,俺还盼着您回来看看,怎么就……”

说着,几近昏厥。

周围的乡亲们纷纷落泪安慰,现场哭声一片。

运送灵柩的队伍在人群簇拥下缓缓前行,前往刘家祖祠。

一路上,不断有百姓加入,队伍越来越长。

路边的孩童们也懂事地安静站立,眼中满是懵懂与哀伤。

到了祖祠,族中长辈们早已等候多时。

按照当地的丧葬习俗,举行了庄重肃穆的入祠仪式。

族中最年长的老者,声音颤抖着宣读祭文,历数刘墉一生功绩,从年少苦读考取功名,到为官清廉公正,为家乡修路、办学堂,桩桩件件,都铭记在乡亲们心中。

念到动情处,老者泣不成声,周围众人也纷纷跪地痛哭。

随后几日,前来吊唁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有邻村的百姓听闻刘墉归葬,不辞辛劳赶来;有曾经受过刘墉教诲的学子,身着素衣,在灵前长跪不起,感恩他的培育之恩;还有周边郡县的官员,也送来挽联和祭品,表达对这位清正廉洁官员的敬重。

几日后,邹全,不知从哪儿得到刘墉去世的消息。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