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理由主要就是我们一般就是把这个文字上的理解,没有做深入的观察。
我们凡夫的思想,一般来说,我们要没有经过这个止观的训练,我们内心跟这个法一接触,我们一直认为这个法是有独立体性。
说我们看到水,我们就认为这个水它自己能够决定它的性质,这个水跟我的心没有关系,这个水它离开我们一念的心,它自己有它的一个主宰的体性,就是心外有法,但是事实上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内心是一个人的内心,有善业的因缘,看到是水,但是恶鬼道的心,他有烦恼跟罪业的力量,他看到的水是看到火,可怕的火,这个天人的内心,他的善业比我们更强,他看到的水是一个琉璃地,放大光明的琉璃地,菩萨看到水是一个七宝庄严的地。
换句话,水的自性它自己是不能决定的,它是由补特伽罗的内心的善业、恶业的强弱来安立它的体性。
所以说这个是万法唯识的思想,就是我们一般很难去做出这样的理解,就是我们很难去训练内心往这个方向去观照,“有教无观”
。
应该怎么观照呢?这以下第二点是重点,我们怎么去随顺万法唯识的思想:“然观心之法——实不在于教外。”
这个观心的法门,这个当然佛法是讲传承,这个观心,你一定是要先学习这个圣教量,不是说两个眼睛一闭,就能够观心了,就是要一些依教起观。
“试观十卷论文——何处不明——心外无法,即心之法——是所观境。
了法唯心——非即能观智乎?”
在整个《成唯识论》的十卷论文当中,处处的发明心外无法,它把一切法都汇归到现前一念的心识,所以即心所现的法,是我们的所观境,而能够决了万法是心所变现,这个就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的观照,下一段是一个重点。
“能观智起,则二执空,而真性现。”
我们凡夫的这个无明的心情,我们向内执取我们一念的明了信心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说是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虽然我的相貌改变了,但是我那个内心当中的那个常一的我是不能变化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是一样的,向内执取有一个我;向外执着这个心外的法都是真实,就是这个我执跟法执,使令我们不能去看到了万法唯识的这个真理。
所以这个唯识学它在修观,它是从破执,修这个我空观、法空观,向内破除我执,向外破除法执,使令这个真如理能够显现出来。
这个观心,这个唯识学它是把我们一念的心识,一个是属于妄想的心,一个是真如的心,这两部份。
两部份它是要引导我们从妄想的心趣向于真如的心,这中间的关键点,就是你一开始是先修我空观,所以窥基大师的五重唯识观。
他从最外面的遣虚存实观,乃至于到最后的遣相证性观,它是一个次第的,它是这个五个层次,一路是破执,一路修空观破进来,破到最后的时候,你看这一切的法就是完全都是心的作用,那种对立的心情就消灭掉了。
你看那个禅宗的公案,说是六祖大师,就是五祖弘忍大师,他要找一个这个传法的弟子,要弟子们把自己的修学心得呈上来,这个神秀大师说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看得出来神秀大师是一个非常用功的人,他说,我们的身是菩提树,菩提的功德要假藉色身来修行,我的心就像明镜台,但是我这个心,他经常有这个尘埃,所以我怎么办呢?经常用这个戒定慧的法门,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看得出这个神秀大师一个非常用功的、非常务实的一个修行人。
慧能大师的观心,就观得更彻底,他说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神秀大师讲这个时时勤拂拭,就看得出来他心中那个有所得的心是在的,他还没有突破那个有所得的境界,慧能大师他提出的这样的一个观心的心得,他能够观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可以看得出来,慧能大师的观心的这个功夫,是更加的深入了,当然五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听就知道了,就把这个祖位就传给了这个六祖大师。
所以说它这个观心的法门,它一定是观到二执空而真性现,它这个唯识的一个修行方法是这样的一个内涵。
“所以若境若教若理若行若果,皆名唯识。
而五位五观,一以贯之,纷而不杂;赜而不乱者也。”
第三段是一个结劝。
所以我们一念的心识,开展出来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若境,就是我们一念心识随顺于无明,随顺于不觉,我们一念心识假设随顺的是一个无明的情况,那就是创造了烦恼障、业障、报障,三种的障碍,障碍着我们的生命。
这个若境,在《瑜伽师地论》上它讲这个本地分,它把我们凡夫的法界,按照内心的寻伺,分成三部份。
第一个是“有寻有伺地”
,就是说不管你的善业多强,就你一念的心识对于这个五欲的境界,还有寻伺,内心对这个寻伺还有所需求,这样都是属于欲界所收摄,这一类众生都是欲界,不管是善业成就的可乐果报,或者是罪业到三恶道受苦恼,总之你对于世间的五欲还有寻伺,那你这个补特伽罗就属于欲界所收摄。
第二个是无寻唯伺地,就是你能够善调你心中的烦恼,把这个粗的寻消灭了,对五欲的需求是一个很淡泊的只有一个伺察,这样子安立作无寻唯伺地,就是从初禅到二禅的一个中间定。
二禅以上“无寻无伺地”
,他内心当中有这个殊胜的禅定的三昧乐的摄持,他对这个五欲的境界没有任何的需求,这样的情况是无寻无伺地。
所以《瑜伽师地论》它完全是约着内心当中,我们对于**追求的粗重或者是淡泊,来对于这个法界划出一个界限,这当然这个都是属于若境,还都是生死的法界,只是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三障的厚薄不同,有这样的差别。
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随顺于这个觉悟的真理,那么我们内心当中所带动的生命的现象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种的功德,就是若教若理若行若果,刚开始我们应该是学习教法,从教法当中明白道理,然后若行,就应该内心当中生起观照的智慧,来对治我们的烦恼,那慢慢、慢慢趣向于圣果,这个是属于还灭门。
不管是杂染的流转法,不管是清净的功德,皆名唯识。
所以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就是我们一念的无明妄想在流转,圣人的内心安住在涅槃,是谁在安住,也是一念的清净心,不管是生死、不管是涅槃,都是唯独是一念心性的差别作用,皆名唯识。
澫益大师做出这样的一个总结,“而五位五观,一以贯之,纷而不杂;赜而不乱者也。”
所以唯识学的不管是它的因地的五重唯识观,或者是它果证上的五个差别,我们可以一以贯之,就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个补特伽罗,到底修行到什么样的层次,我们只要看他内心的相貌,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人的生命,他的指标达到什么程度,这样子,就能够把唯识学的不管是教理,不管是它的果证,能够纷而不杂;赜而不乱者也。
虽然唯识学安立很多的教法,也安立很多次第,但是我们能够一以贯之,就不杂乱,“赜”
‘罪’与‘恶’横行的世界没有人能够消除与拒绝这些存在我是世界所畏惧的存在我是世界所拒绝的存在我有我的温柔,请不要把我看的那么恐怖也许,我是有那么一丁点恶趣味真的,只是那么一丁点...
一人双0126剑,沽木斩月,剑裂星辰,弹指间灰飞烟灭。万族林立,杀星降世,天地动乱,苍茫大地,宇宙浩瀚,魔族横世,谁主沉浮,来看今宵!一个从荒域中走出的纵横...
他,是世界最顶尖的盗窃专家,是所有盗贼的超越对象,是所有安保组织的假想敌,更是国际刑警通缉令中的头号人物。在这辉煌之中,巅峰神盗却是弃暗投明,成为饱受争议的反盗窃专家。盗与道之间的碰撞,天才与叛徒之间的洗礼,他用强横的实力告诉世人,巅峰依旧,无人超越!繁华都市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江湖纷纷,且看楚墨笑谈风云,指点江山,坐拥百花盛开!...
一个意外到来的卑微生命,面对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日寇铁蹄犯我中华,夺我土地,杀我同胞,辱我姐妹,淞沪血,南京泪,中国人民举国而战,中国军人前仆后继,正面战场尸山血海,敌后游击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重铸我中华民族钢铁长城,胜利来之不易,乃三千五百万军民牺牲所换取。历史不容忘记,更不容扭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个男穿女的事故,也是个养成女神的故事!雾草,这个娘化值是什么鬼呀(摔)雾草,帅哥你别看我呀,我取向正常的,虽然我是女儿身(嫌弃脸)雾草,谁说妹子就不可以撩妹呢(坏笑脸)咳咳,腐女们不要腐眼看人基哈,女主可是个萌妹子(娇羞脸)萌新要收藏,要推荐票票...
雪信重生成为蜂家的第五子,蜂梢绫的哥哥,蜂诗郎,得知自己要代替死去的四哥进入刑军,知晓未来的他,果断的选择了退缩。拜托,我会死的好不好?刑军那么危险,我可不要加入。于是,在雪信宁死不屈的态度下,他被逐出蜂家,离开了瀞灵廷,却反而被四枫院夜一找到。四枫院夜一写信介绍其前往志波家,被志波家族收留,改名志波雪信。随着和志波家族的相处,雪信对志波家产生了深深的羁绊,为了拯救志波海燕,他选择成为了死神。斩魄刀空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