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护理人员不一视同仁,不倾听服务对象的建议和要求,不给予亲切关怀和耐心指导,甚至语言冷淡、态度粗暴,则只能引起服务对象反感,产生抵触情绪,不听指导,不愿配合,也达不到自我护理的目的。
特别是病人有病在身,心理上敏感,情绪波动大,甚至脾气急躁,护理人员不可斤斤计较,放弃帮助,更不可反唇相讥,顶撞斥责,影响其身心健康,而必须理解、谅解和耐心开导,以期造成自我护理的良性循环。
3.坚持有针对性地服务护理人员要遵循个体化原则,认真细致地收集服务对象的各种个性资料,以便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情况并做出正确估计。
护理人员在自我护理的诊断、协议、执行等方面,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护理人员应以严谨的态度,对收集到的资料反复予以核实,并进行具体综合分析,使护理计划切合服务对象的实际,以便取得自我护理的满意效果。
4.建立和谐融洽的协作关系每个人的自我护理工作绝不是护理人员一个人所能单独完成的。
对待病人的自我护理,不仅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而且需要护理人员与病人、病人家属,甚至病人的单位领导的相互协作。
而对健康的人来说护理人员也需要与预防人员、社区卫生保健人员等密切配合与协作。
从一定意义上说,自我护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护理人员必须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和参与,主动与他人共事协作。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他人的自我护理工作,并不断提高自我护理的质量。
六、案例与分析
【案例】
顶着烈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带领家庭病床服务队按约定时间来到了84岁的李翠芳老人家里。
老人患有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1年前因脑卒中后瘫痪在床。
“多亏有了家庭病床,不用上医院,就能得到专业护理,收费也不贵。”
老人的女儿说,母亲喜欢吃各种甜食,血糖总是忽高忽低。
建立家庭病床后,医师上门开药方,护士手把手教会我们许多护理知识,老人血糖得到了控制。
讨论:请分析该案例中医护人员的伦理行为。
【伦理分析】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服务队头顶烈日,按约定时间施行家庭护理,体现了“不辞辛苦地定时服务”
的家庭病床护理伦理规范。
家庭护理中医护人员必须遵守诺言,风雨无阻,不辞辛苦,按时定点,绝不能以天气、交通等理由延误治疗和护理。
2.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了解老人的病情,对家属给予用药、营养、康复等方面的指导,使老人的血糖得到了控制,填补了等候医院床位、出院后续治疗的空白地带,让居家病人感受到如同医院的同等服务。
思考与实践
1.你是怎样理解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遵循哪些伦理规范?
2.预防接种有何特点?护理人员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遵循哪些伦理规范?
3.谈谈你对社区护理和家庭病床护理的理解。
社区护理和家庭病床护理对护理人员有何伦理要求?
4.怎样理解“输液先输情”
这句话?
5.案例分析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
上个月有一位妈妈在下班前赶到门诊,抱着她1岁的孩子来看病。
孩子高热半天,医师看后告诉她,不要着急,孩子就是感冒,你回去好好护理,3日之内孩子的体温会慢慢降下来。
医师什么药也没有开,而是告诉她回家后按照上次护理孩子发热的方法,以物理降温为主,适量使用利巴韦林喷喉,果然第3日孩子体温恢复正常。
家长非常感激,在新浪微博上与大家分享了这次护理孩子的体会。
分析:通过这个案例,你是如何看待“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的?
(王旭平郭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