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一切缓解疼痛的措施,都应得到病人的同意,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医护人员只能建议,不能强制进行。
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止痛措施的选用必须和病人的具体病情相适应。
(六)最优化原则
整体护理必须建立病人第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时选择最优化原则,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疗效。
具体内容有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小、耗费最少。
它是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诊疗护理原则。
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树立正确的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在医疗和护理技术允许的范围内保证病人的痛苦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三、案例与分析
【案例】
某医院儿科收治一名高热患儿,经医师初诊为“发热待查,不排除脑炎”
。
急诊值班护士凭多年经验,对患儿仔细观察,发现其精神越来越差,末梢循环不好,伴有谵语,但患儿颈部不强直。
于是,护士又详细询问家长,怀疑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经直肠指检和大便化验,证实为细菌性痢疾,值班护士便及时报告医师。
经医护密切配合抢救,患儿得救。
讨论:请对护士的行为做伦理分析,它符合哪些护理道德?
【伦理分析】
1.护理人员行为符合儿科护理“要细致观察,及时为医师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的道德要求由于护理人员对患儿仔细询问和检查,使之确诊,并及时配合医师抢救,患儿转危为安,这是履行道德责任的表现。
2.护理人员行为符合护患关系中“热爱本职,精益求精”
的道德要求由于该护理人员热爱护理职业,工作积极努力,刻苦钻研,做到技术上精益求精。
因此,能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该护理人员符合医护关系中“平等协作,密切配合”
的道德要求在完成护理工作中她能与医师密切配合,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对病人负责,体现了医护工作的整体性。
思考与实践
1.从伦理学的角度说明护理人员应如何正确对待和执行医嘱?
2.如何正确理解最优化原则?
3.案例分析
病人李某,男性,33岁,已婚,某工厂副总工程师,有一子,7岁,夫妻关系融洽。
27岁时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一直坚持治疗,无临床症状出现,并一直在工厂的技术工作中担任重要职务。
10年后,因病情复发而入院。
出现疲乏,双腕、肘关节、膝关节疼痛、僵硬及畸形,日常活动受限,如穿衣、进餐、翻身等也需别人协助。
此后,病人一反常态,逐渐对自己的孩子、妻子、工作及周围环境等失去兴趣,并对一直在身边陪护的妻子恶语相伤,这个原来自信、外向、幽默的人一下子变得情绪低落,并两次企图自杀。
分析:如果你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如何开展护理工作?
(王旭平郭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