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章 临床护理伦理(第13页)

在病人未做出明确决定的情况下,医师据此所做出的非自由意愿选择便是不可取的。

即使是对于缺乏判断能力或者意愿能力的病人,原则上也应如此。

八、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病人李某,男性,57岁,离休干部。

因喉癌住院。

住院后他告诉医师:“如果肿瘤已到晚期,不要告诉我任何关于我将要死亡的消息,只要能让我舒适即可,也不要做更多的抢救。”

并且立下字据,交给医师。

因此,当病人病情垂危时,医师未给其使用呼吸机等抢救措施,只给予足够减轻疼痛的药物。

但家属希望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并使用一切抢救、治疗手段。

此时,病人神志已不清楚,面对家属的强烈要求,医护人员感到无所适从。

讨论:此时医护人员应该怎么办?

【伦理分析】

1.病人在清醒时立下的字据具有法律意义,应该受到尊重。

但家属希望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2.根据病人立下字据,不给或撤消其治疗和抢救措施,只给予足够减轻疼痛的药物,让病人舒适的离去,属被动(消极)安乐死。

医护人员应向家属解释清楚,并出示病人立下的字据,同家属进行协商,征求家属同意。

【案例二】

护士小王值夜班,一个人正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位老年病人要小便。

病人按完呼叫器,小王赶到病室时,老年人已尿床。

小王边为病人收拾边安慰病人,小王的耐心细致照护,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讨论:请分析小王的行为。

【伦理分析】

1.老年病人器官衰老、功能退化,感觉迟钝、思维不敏捷、反应缓慢,自理能力差。

本案例中,护士小王并没有一味地埋怨病人,而是安慰病人,体现了对老年病人护理的“理解关怀、尊重爱护”

2.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老年人的特点,宽容和忍让他们,始终以老年病人的利益为重,耐心倾听,细致回答,精心照顾。

【案例三】

2002年11月,30多岁的大龄产妇王女士到华东某大城市一家大医院施行剖宫产。

王女士说,从进入产房到女儿出生,整个过程都很顺利,医师、护士都很客气。

然而,第二天开始,王女士就觉得一切都变得异常起来。

当天早上,一位医院护工穿着消毒衣带着手套进病房给她的婴儿喂奶。

过了一会儿,同房的病人神色怪异地搬走了。

每天例行的测体温医院单独给王女士发了一个温度计;王女士的衣服全部被消毒过……经过一番追问,医师告诉王女士的姐姐,医院在进行剖宫产前对王女士进行了血液检测,第二天出来的结果显示:王女士是HIV病毒携带者,而且已经确诊了。

消息在整个医院传开,医师和她接触戴着手套,护士本来每天都要抱婴儿去洗澡的,她的女儿却被“遗忘”

了。

连正常新生婴儿都要打的预防针,医院都不愿意打。

第3日,王女士出院了,而一般产妇剖宫产后至少要住院1周。

讨论:请分析此案例中医护人员的行为。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