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章 潜流 3(第5页)

来往航运,不能不防备海盗、倭寇,平壤一战,缴获来许多水军,负责护驾航行。

水军的船不大,聊胜于无。

沈家的家奴田伯仁养好了伤,跟着陈哲一起去的山东。

他有心遇上沈万三的船队,却因了金、复州仍在倭寇手中,江南船只绝迹。

倒是在山东,碰见了几个江浙的海商,问及沈万三,才知他们晚到一步,沈家的船队刚走。

没奈何,等下一次罢。

总之,各方面的消息都不错。

邓舍比较满意,他舍身入虎穴,不就是为了具体了解辽阳的内幕,知己知彼,好给双城争取到发展的时间?洪继勋做的挺好,不枉他提着脑袋,走这一遭。

公事讲完,掀开此页,后边还有半张,却和公事无关了。

洪继勋笔锋一转,谈了两句双城的天气,讲述秋收的见闻,似乎诗兴大发,大赞一通田园风光。

在信的结尾,赋了诗歌一首,敬请邓舍“雅正”

中有两句写道:“更说高丽生菜美,何如深宫罗裙香。”

他这两句,前一句引的是时人杨允孚称赞高丽生菜的原诗,这杨允孚为当今元帝宫中的尚食供奉,所以引出了洪继勋的后一句,问他和深宫中的罗裙相比,究竟哪一个更香?

看似戏谑,邓舍的目光却被吸引,重视程度更胜过前边的纹章暗号,此中深意,也只有他两人知道。

--

1,赵体行书。

有元一代,最著名的书法家,当数赵孟頫,和当时的另一个书法家鲜于枢并称“二妙”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在家道人、太上子弟等,居有鸥波亭,世称赵鸥波。

浙江湖州人,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是所谓“帝王苗裔”

他擅长篆、隶、楷、行、草诸体,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赵体。

“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鲜于枢称赞他“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他是继王羲之、颜真卿后,我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三位大师。

他“荣际五朝,名满四海”

,不但“书法称雄一世”

;更“画入神品”

,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

董其昌评价:“赵集贤画为元人冠冕”

--他由南宋而仕元,做过元朝的集贤侍讲学士。

他的名字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有一句歇后语: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好画(好话)。

正应了晁补之称赞秦观词作时说的话:“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

像他这样书画方面的全才,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非常罕见。

时人称他为“天才”

,“盖天机所激,一学便似”

,实则不然。

他“性通敏,书一目辄成诵”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