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章 潜流 3(第6页)

,有过人的天赋或许不假,但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无一不是从苦学、坚持不懈地苦练中得来的。

除了书画方面有承继唐宋、开启明清,“开一代风气之先”

的卓著成就,他更博学多才,精通音乐,“得古人不传之妙”

;善于鉴定古器物,能诗善文,又懂经济。

和他同时代的人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时人以为然。

--经济之学,就是经纶世务的政治才干。

他的相貌也很出众,鲜于枢“目赵子昂神情简远,为神仙中人”

他初次觐见元世祖时,“公神采秀异,珠明玉润,照耀殿廷”

,元世祖以为“神仙中人”

南宋灭亡时,他只有二十多岁,入元之后,历经数朝,到元仁宗时候,仁宗说:“文学之士,世所难见,如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

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

五百年出一圣人,三百年出一才子,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才子。

不过,因为他以赵宋“宗室子”

的身份而出仕新朝,颇受时人讥议,也很受元朝统治集团的猜忌。

他一方面常常自感内疚,写了“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重嗟出处寸心违”

等诗句来表示他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又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保皇元”

这类向元朝统治者表示忠诚的诗篇。

尽管如此,元朝统治集团不能对他放心,做过的都是些闲散职务,即所谓“文学侍从之臣”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他“经纶”

才干不显于时的一个原因。

鉴于他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

他的赵体字流传入高丽后,代替了之前的欧阳询体,成为盛行的书法体,从那时以来,赵体一直是朝鲜半岛书法的基本潜流。

赞曰:嗟乎,私德虽有亏,文学彰彰然。

古人云:忠孝唯真儒,才子多无德,诚不我欺。

如这等才子,他若无才,纵使宋之宗室子,泯然无闻,怕也无人理会;他既有才,又入仕元朝,如何不得讥议?是名成也才,德亏也才。

宋末之时,他虽为宗室,其家早已衰败,只做过宋朝真州司户参军这样的小官,似乎稍可为之开脱了。

2,更说高丽生菜美。

时人杨允孚《汴梁杂咏》:“更说高丽生菜美,总输山后蔴菰香。”

生菜:即叶用莴苣,此处指莴笋。

蔴菰:蘑菇。

杨允孚:顺帝时,做过宫中尚食供奉。

作者自注:“高丽人以生菜裹饭吃之。”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