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元时风俗,与陌生人搭话,比方问个路什么的,不管对方年龄,多尊称“姐夫”
,就好比后世的“同志”
。
封帖木恭恭敬敬,说出这么一句话,颇是好笑。
不过在场诸人都被他的话吸引住了,并没有人意识到可笑。
察罕帖木儿说道:“不意先生竟有这层关系!”
于是,乃又吩咐亲兵,说道,“先生的茶凉了,端走,快去换杯好茶奉上。”
封帖木受宠若惊,连道:“不敢,不敢。”
察罕帖木儿和颜悦色,带着笑,温声说道:“有何不敢?先生送给老夫了一份如此大礼,一杯好茶算得甚么?不过聊表感谢。”
“惶恐,惶恐。”
“不知先生打算何时入益都啊?”
“……,啊?”
察罕帖木儿此问来的突兀,封帖木短暂地迟钝过后,反应过来,吓了一跳,似要抬眼去看李察罕,又不敢,嗫嚅说道:“老爷何意?”
“噫?你说你与陆聚、梁士荫相熟,难道不是主动请缨,想去益都替老夫说降么?”
封帖木胆色不足,就连见个李察罕都战战兢兢,岂会有此等胆量,主动请缨、深入虎穴?可察罕既然说起,他又没有胆子拒绝,一时难堪,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唯唯诺诺,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先生若无意见,此事便这样定下。
你明日就起身去益都城吧!
安全问题,你不必担忧。
老夫自会选亲随数人,为你保镖。
可好?”
“啊,啊。”
“来人,取两盘银来,给先生做个路费。
……,待事成后,老夫自会上奏皇上,为你请功!”
三言两语,就这么定下了。
封帖木瞠目结舌,暗中叫道:“苦也,苦也!
本来献策,是想求个功名,却怎么将自己陷进去了?哎呀呀,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回断送老头皮!”
察罕帖木儿现在在行军途中,一切以军法为准,做事雷厉风行。
不到一刻钟,就从亲兵队里给封帖木挑出了两个保镖,--名为保镖,实为监视;又不到半刻钟,两盘白银端上;再又吩咐李惟馨,备下了一桌酒宴,请封帖木吃饱喝足,由那两个“保镖”
陪着,带着银子,便就出了营寨。
次日一早,援军自奔黄河而去,这且按下不说。
……
只说封帖木,当晚离开军营,带着两个保镖,心事重重,踏着夜色回到了李家道外的寺庙中。
时辰尚早,寺中的和尚还没有就寝,方丈大师景慧和尚听说他回来了,教一个小沙弥,请来方丈室内见面。
方丈室中,整理得甚为清洁,没太多摆设,一个佛龛、一个木鱼,两个蒲团、几本佛卷,一盏青灯而已。
窗外种的有竹林,夜风吹来,竹叶沙沙。
宁静的夜晚,听着竹叶声,就着孤灯,可夜读佛经,可推窗观月,都是十分有情调的事情。
这位雪原景慧大和尚,看来不但佛法精深,而且很有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