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尚書簿責由擅去狀,尚書,官名。
責其何故擅去,令其書於簿也。
由恐,因誣言中山太后祝詛上及傅太后。
傅太后與馮太后並事元帝,追怨之。
因是遣御史案驗,數十日無所得。
更使中謁者治之,受傅太后指誣,奏云:‘祝詛謀殺上,立中山王。
王乃飲藥自殺,宜鄉侯參等死者十七人。
參,馮大后弟,中山王舅。
張由以先告封侯。
史臣班固曰:‘《詩》稱:抑抑威儀,惟德之隅。
宜鄉侯參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然卒死於罪,不能自免,哀哉!
讒邪交亂,貞良被害,自古而然。
經曰:“心之憂矣‘矣’,原誤作‘之’,今據陳本、四庫本改。
,涕既隕之。”
馮參姊弟亦云悲矣。
’
臣按:張由祝詛之譖,特欲以自解其將命擅去之罪耳。
使哀帝能遣外朝臣之知大體者訊之,則其誣立見矣。
而傅太后乃以宿怨‘怨’,原作‘忌’,今據嘉靖本、陳本、四庫本改。
諭意指以成其獄,使馮氏之門無罪而死者十七人,而誣告者乃有封侯之賞。
是時漢祚垂亡,君德不競,而母后以私意殺諸侯王之祖母與外戚之賢者,未幾傅氏一門還自及焉。
天有顯道,厥類惟彰,斯之謂矣。
班固之言,至今讀之猶使人隕涕也。
漢安帝時楊震爲太尉。
時,乳母王聖緣恩放恣。
聖女伯榮出入宫掖,傳通姦賂。
中常侍樊豐等分威共權,屬託州郡,傾動大臣。
又詐作詔書,調發司農錢榖,各起園宅、廬觀,役費無數。
震數上疏切諫,帝不平之,而豐等皆側目憤怨。
尋有河間男子趙騰詣闕上書,指陳得失。
帝怒,収考詔獄。
震復上書救之,帝不省,竟誅騰。
豐等遂共譖震,云自趙騰死後,深用怨懟。
帝遣使者収震印綬。
豐等復譖之,詔遣還本郡。
震行至城西,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吾蒙恩居上司。
疾姦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因飲酖卒。
臣按:樊豐之讒楊震曰怨懟,亦猶石顯之讒蕭望之曰怨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