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满清皇帝在他出现之前审美是属于正常人范畴内的。
有他之后,满清帝王御用品透出了一股子暴发户加败家子的腐臭气味。
有人把乾隆的恶趣味归结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文化差异。
这是完全错误的。
他亲爹雍正皇帝,亲爷爷康熙皇帝的审美就和他完全不一样。
而且,满清虽号称马上得天下,可女真人实际上是渔猎民族,并非游牧民族。
即便是纯游牧民族也没有这种审美。
蒙古贵族流传下来了元代青花瓷。
这种瓷器虽说是为照顾***审美而打造的外销瓷,但至少是不会让蒙古贵族觉得别扭的。
也就是说,白底,青花,简约大方的瓷器也是符合蒙古贵族审美的。
与满清同源的金国贵族们喜欢一种叫春水玉的玉环。
这种玉环基本就是一个玉环,中间有海东青抓天鹅的雕件。
造型简明,主题鲜明,并无多余雕饰。
可见,乾隆那种怪模怪样的审美情趣在历史上并无渊源。
乾隆皇帝与历代帝王,甚至整个中国的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
他非常喜欢五颜六色的瓷器,以及被钉满珠宝或者凿满坑的玉器。
而正常传统的审美是更注重器物的材质,以及由此带来的雅趣。
比如:哥窑的开片瓷器。
首先,这瓷得达到青翠,莹润如玉。
其次,才是看开片的纹理。
再比如:汝窑的窑变瓷。
出窑有一个前提,这瓷器本身要是上等瓷。
能达到这个标准,才看其窑变色彩。
材质的触感始终都是第一位的。
它决定了器物最基本的品质,也代表了其最根本的气质。
乾隆皇帝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
其在位时期的五彩斑斓的瓷器层出不穷。
瓷胎却远不如明代,元代,宋代等朝代,甚至比之雍正朝都多有不如。
他喜欢花里胡哨的痕都斯坦玉。
可那些外来瓷器多是用阿富汗等地的玉石制作。
这些石头看起来光鲜亮丽,本质上就是一堆腐坏变质的大理石。
不过是造办处拿来糊弄人的玩意儿。
当然,我国的蓝田玉等玉石本身就是变质的大理石,和阿富汗玉无高低贵贱之别。
世界上真正的好玉,也就是我国的和田玉和东南亚的翡翠。
但是,以痕都斯坦工艺来雕琢和田羊脂白玉,或者翡翠,就实在是烹琴煮鹤,大煞风景了。
(本章完)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