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九章 今古名城一(第3页)

“大家见笑了。

我不敢带刀剑,旅途上怕被强人看不顺眼,故而拎了这根卜字拐。

各位大哥哪里去?”

看不见刘裕眼色,刘钟道:

“恩人,我们跟随大哥到洛阳城去。”

“可巧可巧,我也到洛阳行商。

你们在哪儿下船,孟津关渡口吗?不如再乘船片刻,到虎牢关再泊岸。”

刘裕故作不解,“这是为何?”

汉子抱拳道:

“虎牢关还有些里程。

刚才听各位临风凭栏,讲议江山——我孤身逆旅,太过寂寞,行李里面酒水吃食剩的太多,再放就坏了。

不如一起小酌半杯,坐下唠唠?”

“承蒙壮士救了我弟弟性命,理应鄙人请客,怎么敢让壮士挑费?”

“不妨,不妨!”

引着七人进了后舱,汉子瞅了瞅他的同伴,几个龙精虎猛的大小伙子,不等汉子说话,麻溜摆上了几盘米糕,洗杯子续了烈酒,又厚厚切了几斤腊牛肉,撒上几把生蒜端了来。

汉子道:

“洛阳城,天下的名城古都啊。

且不说太行和秦岭,构成了阻隔中原与关中地图的两道绝壁,就说这洛阳的七山八关:

北线是天险黄河,滚滚浊流,从三门峡激射而出,水流湍急难渡。

近水处两个关隘——平津关、孟津关,两座雄关背靠邙山。

西线是函谷关,挺立于崤山之上;崤山又与熊耳山并立,熊耳山下的伊阙关,再与函谷关互为犄角之势。

南线有三关:轘辕关、太谷关、广成关。

这三关,坐断箕山、伏牛山,呈品字形排列,是中土洛阳面向南朝最坚固的防线。

东线,是嵩山,五岳正中的嵩山;嵩山又与大伾山相接,大伾山前,堆着一串低矮的土丘。

我们已经过了孟津关,等到下一个渡口泊了船,也就到了这片土丘前的虎牢关。”

刘裕等七人,并不饮酒,见那红衣汉子动筷举杯,刘裕才夹了只米糕进碗。

刘裕道: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