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要学城里人那套,不如把祖宗牌位也换成LED屏!
"
年轻设计师小陈推了推眼镜:"
张伯,现代展陈技术能让文物活过来……"
"
活过来?"
赵木匠突然冷笑,"
你见过会喘气的族谱吗?知道祠堂椽子为什么总要留个活结?"
他颤巍巍站起身,青筋暴起的手掌拍在八仙桌上,"
那是给游子留的归路!
"
窗外炸雷乍响,暴雨倾盆而下。
李明远望着雨幕中模糊的群山,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他带着规划书跪在祠堂前,闪电照亮先祖牌位森冷的目光,仿佛整个宗族都在质问:你要把根刨了建什么狗屁广场?
"
要不……折中?"
李婶怯生生开口,"
外立面用老砖瓦,里头用些新科技?"
"
折中?"
赵木匠突然抓起供桌上的族谱,"
当年鬼子烧村,你爷爷抱着这谱子跳井,现在倒要跟洋鬼子的玩意儿折中?"
油灯噗地灭了。
黑暗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直到李明远摸出火柴划亮:"
赵伯,您闻闻这油墨味。
"
他展开泛黄的县志,霉斑像地图上的疆界,"
这上头记着光绪大旱,全村吃观音土活命。
现在咱们要建的,是让后人知道为啥不能忘本。
"
搜集文物演变成没有硝烟的战场。
王寡妇把丈夫的军功章锁进铁盒时,听见隔壁传来瓷器碎裂声。
"
这是要我的命啊!
"
刘婆子捶胸顿足,脚下是摔碎的青花碗碎片,"
当年闹饥荒,我用这碗换了三升米,养活了你们这些白眼狼!
"
李明远蹲下身捡起碎片,釉色下隐约可见"
大明宣德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