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第一名将——图海
图海,前面已经简单提到过这个人,这个人在康熙讨论削藩的时候,坚决没有站在康熙的一边。
现在我们正式请图海同志隆重登场。
正如前面介绍莫洛的时候提到的,支持削藩的未必是忠臣能臣,那么不支持康熙削藩的,也未必是庸人。
莫洛虽然支持削藩,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人就是个投机分子。
相反图海将在以后的生涯中,告诉我们,真正为康熙分忧解难的,正是这位图海。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是满洲正黄旗人,他的老家在黑龙江,几乎要和俄罗斯接壤了。
这个人是以秘书身份(清朝称这个特殊的职位叫笔帖式,主要是从事文件的整理、登记存档工作)出道的。
关于图海的出生年月,由于史料不详,已经无法考证了,可以肯定的是,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他这么个出生一般的人,又是文职出生,受到的重用比较有限。
所以图海在入关之前,日子是过的比较平淡的。
毕竟入关之前的清朝是马上民族,秘书出生的图海,有口饭吃,但是升迁速度毕竟比不上武将。
等到清军入了关以后,国家制度日臻完善,政务活动急剧增加,文书档案工作也日渐繁杂,正所谓野百合也迎来了春天,笔帖式成为正式的国家干部,而且还不小,属于六品官。
(后来这个职位越来越成为香饽饽,笔帖式升迁较为容易,速度较快,被称为“八旗出身之路”
。
当然这个又是后话了)
图海也因此水涨船高,当上了个小官。
由于图海同志长期从事文书工作,在文化层次不高的满洲人里面属于非常有学问的,所以1645年的时候,图海又继续升为内国史院侍读,从五品。
别看这次升迁不起眼,也就是从六品升为从五品,但是这个职位的确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好差事,因为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是为皇帝和太子讲读经史,同时担任他们的顾问。
事实上,正是这一次调动,让图海获得了极其辉煌的职业生涯。
要知道,最接近心脏的地方,永远是可以得到最多的血液的。
长期和皇帝混在一起,就是没能力,也能混个脸熟。
更何况,图海这个人在满洲人里面,可以说是很有见识的。
因此,图海得到了皇帝的照顾,一下子平步青云。
顺治八年,图海升任内秘书院学士。
关于这个职位,我需要解释一下。
这个内秘书院,是内三院之一。
所谓内三院,就是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
主要工作是负责修史书,记录皇帝的言行,负责国家各种大事的文书工作,给皇帝讲解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
关于这三个机构的地位,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大家只要记住一点:这三个院就是后来清朝内阁的前身。
这三个院的领头人,就是大学士,清朝文官的最高头衔,正一品。
除了大学士以外,这三个机构里面其他干活的人,就是学士,头衔为从二品。
关于图海为什么会得到顺治的赏识,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关于图海的升官还有一段趣事。
据说(注意是据说),皇帝很赏识图海的举止言行,“欲重用之”